第七章 半导体存储器
半导体存储器
半导体存储器分类
半导体存储器
RAM特点:工作中,可随机对存储器的任意单元进行读、写。
按功能 分:RAM 可分为 静态、动态两类;
按所用器件分:可分为双极型和 MOS型两种。
随机读写存储器( RAM )
按读写方式分:可分为单口形和双口型两种。
静态:数据写入后,不掉电数据不会丢; 动态:指数据写入后,要定时刷新,否则不掉电数据也会丢失。
单口形:不能同时读、写;双口型:能同时读、写。
随机存取存储器简称RAM,也叫做读/写存储器,
既能方便地读出所存数据,又能随时写入新的数据。
RAM的缺点是数据的易失性,即一旦掉电,所存的数据全部丢失。
半导体存储器
Q
Q
静态基本存储单元
T1~ T4 构成基本 R-S触发器
六管存
储单元
T5、T6为门控管
T7、T8为数据线控制管
1、静态RAM存储单元
半导体存储器
(1)写操作
Xi=1有效,T5,T6开通;Yj 有效T7,T8开通。数据(D=1)被写入存储单元。
(2)读操作
Xi有效,T5,T6开通;Yj 有效T7,T8开通。数据(Q=1)从存储单元读出。
1
0
1
0
0
1
0
1
1
1
Q
Q
原存储 Q=0
半导体存储器
T
存储单元
写操作:X=1 =0
T导通,电容器C与位线B连通
输入缓冲器被选通,数据DI经缓冲器和位线写入存储单元
如果DI为1,则向电容器充电,C存1;反之电容器放电,C存0 。
-
刷新R
行选线X
读/写
输出缓冲器/灵敏放大器
刷新缓冲器
输入缓冲器
位
线
B
2 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
半导体存储器
读操作:X=1 =1
T导通,电容器C与位线B连通
输出缓冲器/灵敏放大器被选通,C中存储的数据通过位线和缓冲器输出
T
刷新R
行选线X
刷新缓冲器
输入缓冲器
位
线
B
每次读出后,必须及时对读出单元刷新,即此时刷新控制R也为高电平,则读出的数据又经刷新缓冲器和位线对电容器C进行刷新。
输出缓冲器/灵敏放大器
半导体存储器
3、RAM结构示意图
D0
D1
D2
D3
A0
A1
A2
A3
A4
A5
A6
A7
R/
256×4 RAM
半导体存储器
存储器容量: 32行×32列矩阵
256×4
(字数)×(位数)
256个字,宽度4位的阵需:32根行线、8根列线。
(1) 存储矩阵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当Xi和Yj有效时,一个字的四个存储单元被选中。
半导体存储器
A7~A0=00011111时,选中哪个单元?
256个字需要8根地址线A7~A0即可全部寻址。
(2)地址译码
25=32
译码器
A5 A6 A7
23=8
1
1
1
1
1
0 0 0
字线
位线
[31,0]
• • • • • •
半导体存储器
半导体存储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