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永远的徐悲鸿徐悲鸿.doc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永远的徐悲鸿徐悲鸿
嘉宾:(排名不分前后)   杨南荣(画家、上海徐悲鸿艺术研究协会会长)   王震(美术史论家)   郑重(原上海文汇报高级记者、鉴赏家、作家)
  张苏予(画家、上海文史馆馆员)
  徐悲鸿先生逝世已经半个多世纪了,但她对20世纪甚至二十一世纪中国美术的影响,是一个不停延续的话题。一个大师所创作的作品,绝不但仅是宣泄情感,止于讽刺,其内在肯定有能深深打动大众内心并能引发普遍共鸣的东西。徐悲鸿先生目睹旧中国老百姓生活的惨状,创作了愚公移山、巴人汲水、放下你的鞭子等写实主义巨作,流露出她满腔的爱国热情。
  徐悲鸿精神今日谈
  袁:上海采风杂志社今天请来诸位教授,想就纯粹从徐悲鸿的艺术精神上谈部分认识、看法。徐悲鸿在当代中国美术史上确实有里程碑的意义,她的一生是和中华民族奋斗历史同时的,那么,徐悲鸿艺术精神在今天是否仍然适合中国美术创作?或说,徐悲鸿把西方文明中的“科学精神”作为一生的指南,而科学精神又由怀疑、批评、分析、求实等很多方面的精神组成,这些精神今天我们传承了吗?
  杨:徐悲鸿先生是在中国甚至世界全部很有影响的艺术家,同时又是一个卓越的美术教育家,爱国主义战士,她是中国当代美术奠基人,这个大家全部清楚。她的精神,江泽民同志1995年7月在徐悲鸿诞辰100周年就有题词概括:孜孜以求探索艺术新路,耿耿忠心献身祖国人民。这句话我以为很贴切。徐悲鸿的一生一直在探索中,她求学到法国8年,学习西方优秀的方法,其实就是走“洋为中用”之路,既要继承发扬中国传统,也要把西方的好东西融会贯通拿来使用,这么的精神在当今社会当然还是适用的。我认为,徐悲鸿一直把艺术看成生命来看待,她的目标是用艺术愉悦人、教育人。只有美的东西才能吸引人,经过审美,很自然能够得到启迪和教育。因此徐悲鸿一直主张写实主义,我认为是没错的,因为写实主义的理论依据是:美术顾名思义就是美的艺术,而不是丑的艺术,艺术的本质首先是美,只有美才能吸引人,让人欣赏。
  袁:那么我插一句,当代美术发展到今天其实审美标准已经发生了改变。比如,现代艺术中的“波普”、“玩世”和“艳俗”,其中就有丑的,这些东西却很符合西方胃口。是不是能够说价值体系已经改变了,已经不能简单地仅以“美”来衡量了?我认为徐悲鸿从西方引入一个优秀的科学精神,这在“五四”以后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而且给我们民族带来一个启迪和震撼。原本我们的美术是文人士大夫个人玩乐的,徐悲鸿讲的美术则和政治紧密相连,因此今天我们谈这个科学精神传承了没有,她的怀疑、批评、分析、证实精神今天还是要发扬。我们今天出现一部分很恶俗、很血腥的所谓现代艺术,我以为就像人体的细胞有好的有坏的,人的念头有善念和恶念,但其实它们却共同组成了一个整体。因此这个精神今天来说我们该怎么了解?社会上也有些人说徐悲鸿使得中国画不纯粹了,因为中国画讲究是内心感受和自然融合的老庄哲学,很超脱,比如古代官员官场不得意而寄情山水得到宣泄超脱。
  杨:我认为艺术有多样性。徐悲鸿强调主流艺术,但不反对百花齐放。形成一个社会必需要丰富多彩,这当中要有主心骨,主导思想是看作品对社会、国家发展能否起到作用,古今中外任何社会无不如此。
  徐悲鸿的看法表现了“五四”时代精神
  袁:徐悲鸿是一个教育家和美术家,又是一个坚定的爱国主义战士,能够这么说么?
  杨:那是肯定的,这有很多事实能够证实。从清末民初,当初中国画的画风从四王样式,承承剽窃,因此徐悲鸿一定要改革,她学习西方科学的艺术理论和艺术创作方法并传到中国,主动创办学校,把中国优异文化和西方优秀的方法融入教学理念。她在19就提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可采入者融之”的看法,那时她才23岁,就有这么的艺术看法。
  袁:她的这些看法是不是受“五四”精神的影响?
  杨:任何东西全部要讲章法,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学校有校训。她当初提出这个观念是振聋发聩的。
  王:我补充一点,她这个讲话是195月在北京大学讲的,当初在北大日刊发表过,名叫中国画改良之方法。1920年被,题目被改了,而徐悲鸿的部分老学生不知道她讲话的来历,认为是19受“五四”影响写的,其实她说出这些话是在“五四”以前。我认为这些看法受到的影响应该来自康有为,或来自陈独秀的新青年,而不是“五四”运动。因此徐悲鸿不是受“五四”影响,她是其中一份子,即使在19徐悲鸿已经到法国了,但假如她在我国肯定也是一个“五四”健将。
  郑重:刚才王震的话里讲到那时期的康有为、陈独秀,其实任何一个口号的提出全部有一个酝酿过程,“五四”精神也包含了徐悲鸿的看法,说徐悲鸿受“五四”影响不太确切,能够说受时代精神影响。刚才讲到的批判精神现在要不要,这是要谈的话题。
  是

2021年永远的徐悲鸿徐悲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梅花书斋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21-03-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