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教学设计.doc高三化学教学设计
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以下是我搜索整理的高三化学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案例课题)弱电解质的电离
(案例背景)
本章是上一章化学平衡理论的延伸和扩展。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的课标要求主要是认识电解质的强弱和能用化学平衡理论描述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本节理论性较强,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节,掌握方法是学好本节知识的关键。在具体的学习中,注意与初中和高中必修内容的衔接,增强知识的逻辑性,以化学平衡理论为指导,引出一系列新知识点;同时通过实验加强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学习,加强能力和技能培养。
(案例描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弱电解质的概念;掌握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判断。
2. 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
教学重点:
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教学难点: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教学方法:
讲述法、比较法、实验法、启发引导发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 电解质:
非电解质: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比较
:下列物质中
①NaCl溶液②NaOH ③H2SO4④Cu ⑤CH3COOH ⑥NH3·H2O⑦SO2 ⑧乙醇 ⑨水 ⑩CaO
____________ 是电解质__________ 是非电解质_________ 两者都不是
(思考):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中都能电离出离子。不同电解质的电离程度是否有区别?你能否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证实你的想法?
提示学生从生活情景题思考:
,是用哪一种酸除铁钉的铁锈?
,常用盐酸还是醋酸?
[设计意图] 从初中和高中必修内容的衔接中,从感性知识的认识中,减少学生的陌生感,做好知识的铺垫。
新课引入:
活动与探究:
,它们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是否一样呢?请说出你的理由。
?请写出实验方案并与同学交流。
-1并记录实验现象。
1测量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mol·L-1的盐酸和醋酸的pH。
2如图3-1所示,在两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mol·L-1 的盐酸和醋酸,在两个气球中分别加入经砂纸打磨过的长度相同的镁条,然后将气球套在锥形瓶口,同时将气球中的镁条送入锥形瓶中,观察、比较气球鼓起的快慢等现象。根据实验现象,思考下列问题
1影响此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因素是什么?
2当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时,溶液中的H+浓度是否相等?怎么判断?
3为什么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中H+浓度却不同?
结论:
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它们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不同;盐酸全部电离而醋酸部分电离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同浓度的盐酸与醋酸氢离子的`电离程度不同,初步了解强、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
二、强、弱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全部电离的电解质其离子无 分子化倾向 。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其离子有分子化倾向 。
[教师] 请同学们小结强弱电解质与物质种类的关系
:
记住:
强酸:HCl、H2SO4、HNO3、HClO4、HBr、HI
弱酸:CH3COOH、H2CO3、H2SO3、H3PO4、HClO、HF、所有的有机羧酸
强碱:KOH、NaOH、CaOH2 、BaOH2
弱碱:NH3·H2O FeOH3、AlOH3、CuOH2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练习归纳出物质类别与强弱电解质的关系,并掌握强弱电解质的判断方法。
高三化学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