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词,掌握“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耐人寻味”等词语。
2、了解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初步感受德国民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精神境界。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的优美语言。
教学重点:感受德国民族风情。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德国民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境界。
教学过程:
一、设疑揭题。
1、板书课题。指名读题:(谁来读读?一起轻声整齐的读读)
2、质疑:读了以后你心里产生了什么疑问?指名回答。我们中国人养花大都是给自己看的,为什么题目却是自己的花给别人看?就让我们去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把握大意。
1、请同学们打开书,边读边想:作者先后几次来到了德国?德国给他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交流反馈(相机板书:奇丽 奇特)
三、品读课文,领略风情。
1、那么课文哪些句子写出了这份奇丽,这种奇特呢?请大家默读2、3自然段,用横线画下来。
2、反馈交流:
过渡:德国人养花到底有什么奇特之处呢?
A、(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指几生读。 读了这几句话,你觉得德国人养花奇在哪里?
“家家户户”:咱班不养花的同学有吗?能说家家户户都养花吗?
“脊梁”:脊梁 指什么?花的脊梁呢?是指一些枝干和叶子
德国人养花和我们确实不太一样,注意,老师说前面的话,大家分别读这里的话。
引读:我们是喜欢花的人才养花,他们是——我们是把花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我们是在屋子里看着争奇斗艳的花,他们是——
过渡:德国人养花真是与众不同,非常奇特呀!课文还有一处写出了德国沿街的奇丽景色,谁找到了?
B、(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师范读。
老师觉得,这里景色真美呀,到底美在哪里?同学们拿出笔,轻声读读这两句,找出关键词将它圈起来。
预设一: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师板书,这两个词你理解吗?(数量多、颜色多)出示图:你还想到有关描写花的词语吗 ?透过这两个词想象一下你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预设二:花的海洋 应接不暇
不光一家窗前是这样美,家家户户都是这样呀!走在美丽的大街上,花香醉人,心旷神怡,我们看了左边又想看(右边),看了楼上又想看(楼下),看了近处又想看(远处),看了怒放的还想看(含苞欲放的)。看得我们眼花缭乱,眼睛都忙不过来了,真是让人——应接不暇。怪不得作者说走在街上就如入(山阴道上),这里的山阴道指什么?
在德国,有着这番美景,让人如入山阴道的街道只有一条吗?(抓住“任何”)
引读:一条街是( ) 另一条街是( ) 条条大街都是( )。此时此刻,你置身在哪里?你置身在( )指名说。同学们,就让我们走进花的海洋,花的世界。一起读吧。
四、深化中心
1、刚才我们一起去感受了德国养花的奇特和花儿的奇丽。那么上课前的问题解决了吗?
课文中有一处对这个问题作了明确的解答,再读读课文,找出这几句话。
2、出示句子:(每一家都是这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