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贵州侗族乐舞文化引入课堂教学现实状况研究贵州侗族.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贵州侗族乐舞文化引入课堂教学现实状况研究贵州侗族

     摘 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发掘、保护和传承一向是一个严厉的课题,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则更多的承受着来自当今社会各个层面上的威胁,本文经过对贵州地域侗族“拦路歌”乐舞文化的综合调查,对民族艺术进课堂的现实状况进行全方位思索和剖析,唤起大家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关键词侗族 拦路歌 课堂教学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其浩瀚的文化长河中,产生了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文化多样性,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特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域的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少数民族全部面临着传统和当代的两难选择:首先苛求立即实现当代化;其次又期望长久地保留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恐惧传统文化在日益加紧的当代化进程中消失殆尽。这个问题在人口较少,较为偏远的少数民族中尤为突出。
  一、贵州侗族“拦路歌”乐舞文化现象概述
  侗族人拦路和拦路歌,是侗族民族民间生活习俗和音乐中主要组成部分。侗族有集体结交、集体做客的习俗,侗族语叫“外嘿”,也有译作“月乜”。“凡有远客到来,肯定举行盛大的仪式,热烈欢迎,侗族热情接送客人最常见的一个形式就是‘拦路’”①。“在进入本寨的必经路口或门楼前,设置板凳、竹竿、树枝或绳索等障碍物,把路拦起来,主寨上的姑娘,拦住客方的后生,或是主寨上的后生,拦住客方的姑娘,主方首先唱起‘拦路歌’,唱出种种拦路的‘理由’,客方的姑娘或后生,则以歌作答,逐一推翻对方拦路的种种借口,称之为‘开路’。”②关键流传在贵州东南部黎平、从江、榕江等县侗族聚居的村寨。“拦路歌”是一个侗族民间最具代表性的歌舞活动之一,普遍性和受欢迎程度广。长久以来,对“拦路歌”的搜集、整理、解释和研究所展现出的,又是及其多面、多角度的。
  从种种看法来看,“拦路歌”这一艺术形式是普遍存在的,知识每个地域全部有其地方的特点和特色。1958年,中央音乐学院方暨申老师住进侗乡腹地黎平县的龙图乡,历时两个多月,对拦路歌进行了系统的搜集和整理,精心撰写出一篇侗族拦路歌的搜集和研究汇报,对侗族拦路歌的习俗及音乐做了详尽的描述和分析,这篇文章成了研究侗族拦路歌的佳作和基础。
  拦路歌文化特点显著,资源丰富,以贵州省黎平县龙图乡为例,在悠久的历史长河和发展背景下,形成了全套的拦路歌“系统”。方暨申在侗族拦路歌的搜集和研究汇报中说:“全套拦路歌很有系统。它根据曲调的不一样划分成若干部分,每部分又包含数十首歌曲,整理归纳后,一共是六十首。这尚不包含其中‘汉歌’、‘苗歌’的部分。假如按歌师的计算方法,即每一首歌中有不一样的词全部另算一首,那就有一百二十首之多。”③从这一点上分析,就奠定了“拦路歌”引入课堂的资源基础。
  二、“拦路歌”引入课堂现实状况及结果
  1、各级部门重视,纳入总体计划
  自国家实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公布以来,贵州省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得到了重视。省教育厅,省民族宗教委员会联合下发了有关在贵州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的文件。为此,贵州黎平县、从江县等地主动响应,将包含侗族大歌、声音歌、拦路歌在内的多个侗族传统艺术形式引入中小学课堂教学,取得了

2021年贵州侗族乐舞文化引入课堂教学现实状况研究贵州侗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梅花书斋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1-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