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 馆
高二语文组
《茶馆》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是古今中外剧作中罕见的。如此众多的人物,活灵活现,勾画出戊戌政变后(近半个世纪)整个中国的形象。
老舍的《茶馆》以北京一座茶馆为舞台,利用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的特点,展开了清末戊戌维新失败以后、民国初年北洋军阀盘踞时期和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统治崩溃前夕三个不同时代的生活场景和历史动向。
全剧没有中心的故事线索,各幕之间也缺少前后呼应的紧密的情节联系,却能结构严密,一气呵成。它时代色彩强烈,多方面的再现了尖锐的矛盾冲突和丰富的社会生活,并且通过旧中国的日趋衰微,穷途末路,揭示出必须寻找别的出路的真理。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二马》《骆驼祥子》《离婚》《四世同堂》等;短篇小说有《月牙儿》等。话剧有《龙须沟》《方珍珠》《茶馆》等。他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著名作家。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茶 馆
老舍
第一幕写的是戊戌变法失败后,这时裕泰茶馆生意兴隆,三教九流都把这里 作为一个相互交流的场所。
第二幕 民国军阀混战时期,洋人操纵军阀相互开战,因而富了洋人,苦了百姓……
第三幕写的是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这时裕泰已经是破败不堪,主人的改良无法自救,正直的人都陷入无法自拔的困境,恶势力却异常活跃,横行霸道。
人物剧照
情节概括
形象分析
话剧剧照
语言特色
茶 馆
老舍
第八单元 老舍与《茶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