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课程标准】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解释“胡人汉服”和“汉人胡食”的现象。
【教学目标】
识记和理解:记住东汉末年,内迁少数民族的名字。了解鲜卑族拓拔部强大的简要经过。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改革的背景、措施和影响。
能力与方法:通过对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条件的概括,培养概括能力。通过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的分析,培养评价历史事件的初步能力。通过对“北魏蓦地出土的石砚”等的观察,培养学生释读历史图片的能力,归纳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北朝时期的相关知识,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通过北魏孝文帝功绩的概括,培养学生尊重历史、是非分明、爱憎分明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条件和历史意义。2、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难点:1、北朝的朝代更替情况。2、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融合的进程的理解。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谈话导入新课
从南朝统治南方,引出南朝时北方怎么样呢?然后请大家先把课文认真预习一遍,包括课文中设计的所有信息,看书的同时找出你没有弄懂的问题,5分钟后我们一起讨论解决。
认真听,吸引起学生进一步学习了解的兴趣。
学生认真研读教材
讲授新课
少数民族的内迁
1、看地图册,明确东晋南朝时,北方、西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看清楚内迁各族的位置和名称,在本子上写画五个少数民族的名字。让学生猜猜:为什么这一时期会出现少数民族大规模内迁的情况?教师稍着讲解,这时北方寒冷干潮。
2、东晋北朝时,哪个少数民族的影响最大,为什么?
3、总结一下,北魏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
学生认真听讲,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在老师的问题指导下再读教材,并作下笔记。
讨论,请学生看书作答。
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1、教师:细读教材94—96页,看看有哪些内容?
小结:背景——措施——影响,学生落实在书上。
2、课堂讨论:北魏孝文帝却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汉族姓氏。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3、看迁都图,请学生讲述迁都的故事,讨论:他为什么要如此辛苦
第16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