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风
精选课件
1
什么是君子?
字典: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那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君子,君子应具备怎么的内在修养?从文中找出相关的章节。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精选课件
2
君子有三戒: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季氏》
精选课件
3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先生说:“质朴胜过文采,则像一乡野人(未免粗野)。文采胜过了朴质,则像庙里的祝官(未免虚浮)。只有质朴文采配合均匀,才是一君子。”
良好的本质应当有适当的表现形式,否则,本质再好,也无法显现出来。
精选课件
4
这一段辩论虽然很短,却可以见出子贡雄辩的口才:先声夺人,首先以不容辩驳的感叹口吻指出对方已经大错特错。尤其是中间插入“驷不及舌”一语,意思是说,你不仅说错了话,而且错得是追悔莫及,就是想收回去都不可能了!在把对方压得来只有招架之功而无反驳之力后,才正面亮出自己的观点,并举例加以论证,有理有据,勿庸置疑。子贡为捍卫老师的观点而如此雄辩,也不枉自老师把他列为 “言语”方面的高材生了罢。
子贡为维护老师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观点,如何展现了他雄辩的口才?
精选课件
5
文的体现
温而厉
威而不猛
恭而安
温和中使人不敢随便。
威是内心道德的修养,坦荡荡的修养达到了,威就自然有了。
恭敬、活泼而不呆板。
精选课件
6
质的体现
:
先立志,然后从人道起步,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
君子行为的义、礼、逊、信四条原则。
精选课件
7
文天祥临刑时衣带诏上写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宋史·文天祥传》)
成语:杀身成仁
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后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
:
教人具有求仁的牺牲精神。
精选课件
8
: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只是在义利冲突时偏向于义,重“义”而轻 “利” 。他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所以,把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
经过后代儒家的发展,这种思想就变成义与利尖锐对立、非此即彼的义利观。
什么是小人?就是没有大眼界,抢占眼前小便宜的人。 ——于丹
精选课件
9
怎样理解孔子的“利” “义” 关系?
不能片面理解,把两者绝对对立。
其次,义与利也不是永远矛盾、冲突的。甚至,从根本上说义就是利,因为一个人行仁义,做事讲道理,求合理,至少从长远上讲,是合乎他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做一个讲道德的人,对别人有利,对自己也有利。
精选课件
10
君子之风(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