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民办高校内涵建设的再思索内涵段子关停原因.docx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民办高校内涵建设的再思索内涵段子关停原因

  摘要:中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一番由高校扩招带来的快速外延式扩张以后,必需转向内涵式发展道路已经成了社会各界的共识。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主要组成部分的民办高等教育,在经历大规模硬件建设和生员扩张后,也面临着怎样加强内涵建设、苦练“内功”、不停提升办学质量、逐步凝聚和彰显办学特色、在剧烈的办学竞争中形成本身的关键竞争力,实现可连续发展等更为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民办高校内涵建设发展
  中图分类号:G48文件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6-0252-02
  一、民办高校内涵建设概念的界定
  高等学校内涵建设,我国有不少研究学者对此做过探讨,因为研究的视角不一样,见解也存在差异。最初是北大闵维方教授研究高等教育规模效益问题,提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效益说”;浙江大学徐小洲教授则提出高校内涵发展的三标准:是否符合大学规律,是否促进了大学发展,是否促进了社会进步。笔者认为,当代大学成立最初是培养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大学又逐步有了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职责,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逐步演化成为当代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所以,高校内涵建设的基础含义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依据本学校的办学层次,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方面的工作,不停提升办学质量和效益的一系列优化过程。然而,以往不少研究民办高校问题的研究者把民办高校内涵建设和高校内涵建设两个概念等同起来,这显然抹杀了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在内涵建设中的差异性。因为产权全部不一样,办学主体不一样,在目前体制下造成了公办大学和民办大学在治理结构、尤其是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民办高校内涵建设是建立在私有产权基础上的,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依据本学校的办学层次,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方面开展工作,关键依靠社会力量,全方面而有关键地提升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过程。
  二、民办高校内涵建设的特征
  高校发展通常认为有外延式扩张和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即内涵建设和外延扩张相比较有其独特征。民办高校内涵建设和公办高校内涵建设相比较,二者现有共性也有各自的特点。正确把握民办高校内涵建设本身特征的意义在于,首先,能够避免把用于外延建设的思想方法简单移植到内涵建设中来;其次,民办高校在内涵建设上,既要学习和借鉴公办院校的详细做法,更要从本身的实际出发,发挥民办院校本身优势和填补本身不足。
  一内涵建设是一个长久的过程
  大学校舍的建设、生员的扩张,能够在短时期里形成规模,然而内涵建设是“软”建设,是一个精神层面、意识领域的建设,有其本身的规律,绝不可能短短几年就能取得根本性的改观。纵观西方国家著名大学的办学经验,它们的学校治理模式、学科建设、教学和科研力量,尤其是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无不是经历了上百年的积淀而成的。内涵建设只有立足长远,经过数代人传承和创新的努力,才有可能取得令世人瞩目、能够穿越时空的成绩。
  二内涵建设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内涵建设无止境,是指内涵建设的广度和深度十分宽广和深远。就广度而言,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这三大职能,通常有利于优化这三大职能的工作全部是内涵建设所包括的范围。强调广度,并不是不要关键,要一直把不

2021年民办高校内涵建设的再思索内涵段子关停原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业精于勤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