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读书笔记|锦瑟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那我们怎么做笔记?下面是xx精心为你整理锦瑟读书笔记,一起来看看。
锦瑟读书笔记篇一:词语了解
(1)锦瑟:装饰华美的瑟。瑟:拨弦乐器,通常二十五弦。
(2)无故:犹何故。怨怪之词。
(3)五十弦:这里是托古之词。作者的原意,当也是说锦瑟本应是二十五弦。
(4)庄生晓梦迷蝴蝶: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和!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和?蝴蝶之梦为周和。”商隐此引庄周梦蝶小说,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
(5)望帝春心托杜鹃:华阳国志·蜀志:“杜宇称帝,号曰望帝。……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在开明。帝升西山隐焉。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子鹃即杜鹃,又名子规。
(6)珠有泪:博物志:“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
(7)蓝田:元和郡县志:“关内道京兆府蓝田县:蓝田山,一名玉山,在县东二十八里。”
锦瑟读书笔记篇二
诗人大量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田生烟等典故,采取比兴手法,利用联想和想象,把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发明朦胧的境界,从而借助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来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深思。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注解家似乎全部主张:这首诗和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
首联“锦瑟无故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无故,无缘无故,生来就如此。乐器,琴有三弦、五弦;筝有13弦;而“瑟”却有五十弦。用这么多弦,来抒发繁复之情感,该是多么哀伤。古有泰帝和素女之典故,已是哀伤至极了。诗人以这个典故作为喻象,暗示自喻诗人和众不一样,他人只三弦、五弦,而诗人之瑟却有五十弦之多。真是得天独厚之天才。暗示她天赋极高,多愁善感,锐敏幽微。比兴用得多么高妙。下一句,一弦一柱,追忆青春恋爱的年华。首联总起,引领下文,以下全部是追忆美好的青春。但又美景不长,令人失落惆怅。
颔联的上句,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以后梦醒,自家依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下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以后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感人心腑,名为杜鹃。此联二句,写的是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迷含迷失、离去、不至等义。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发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一个“托”字,不仅写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鹃,也写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锦瑟,手挥目送之间,花落水流之趣。诗人妙笔奇情,于此已然达成一个高潮。
律诗一过颔联,“起”“承”以后,已到“转”笔之时,笔到此间,大抵前面文情已然达成小小一顿之处,似结非结,含意待申。在此下面,点笔落墨,仿佛重新再“起”似的。其笔势或如奇峰突起,或如藕断丝连,或推笔宕开,或明缓暗紧,手法能够不尽相同,而神理脉络,是有转折而又一直贯注的。当此之际,诗人就写出了“沧海月明珠有泪”这一
2021年锦瑟读书笔记-锦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