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难以忘却的往事.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难以忘却的往事
  2007年8月23日,老友谭百辛走了,他走得竟如此匆匆。当我在电话里听到这一不幸消息时,不禁潸然泪下,泪水顿时模糊了双眼。回忆半个多世纪和他的交往,恍如昨日,依然历历在目。
  百辛与我是同龄人,曾是部队时的战友。建国之初,我们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四军文工团美工队的宣传员。经过千里的长途行军,于1950年春暖花开时节来到大理古城。当时文工团的驻地在博爱路财神庙内(今大理一中分部),美工队将近30人,就挤在戏台上下三间房子里。那年月部队实行的是供给制,生活较艰苦,但我们这伙年轻的文艺新兵,却是朝气蓬勃,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在我们这群人中,百辛是最勤奋的,他天资聪慧,虽然没有进过艺术院校,但素描基础好,画的速写不仅数量多、水平也是较高的。创作的连环画和版画,也显示出他的才华,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赞扬,以致1952年军文工团撤销时,只有他和林德宏两人仍留在美术工作岗位上,由军部下到丽江42师文工队。我调到军直警卫连,当了整整一年的文化教员后,才又到军政治部文化处,在俱乐部管理图书。虽然和百辛不在一个单位,但举凡军里有美术创作或展览任务,他总是被抽调上来,也就常有相聚的机会。

  1955年5月,我离开部队,转业到永平县文化馆。百辛由师部调回军政治部文化处,开始了专业美术创作的工作。我省著名美术评论家、画家段锡先生曾写过一篇介绍百辛的文章,开头是这样写的:“云南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部队画家,大多身兼数个画种,而于版画较为专一,作品又较多的当数谭百辛”。
  五十年来,百辛的足迹遍及云岭高原,他流连于瑞丽江畔,跋涉于险峻的高黎贡山和中甸的雪山草地。他的作品源于生活,倾注了对边陲军民的饱满激情,他画的速写形神兼备、线条流畅,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在创作时得心应手,信笔挥来,从不借助画报和资料。作品构思新颖,又有诗情画意。发表和入选各级美展的作品达数百件。创作于1962年的版画《云岭战歌》是他的代表作,曾参加全军第三届美展并获优秀奖,为中国美术馆收藏。画面通过一支演的山路上,一位身背被包的战士在山岩上写道“铁脚板,快加油……”另一位战士正打着快板,鼓励大家加速行进,祖国边陲郁郁葱葱的壮丽河山和人民战士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情景相融,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写实性。版画《丛林曲》则反映部队战士在南国亚热带雨林中休息的情景。他的作品以军事题材,军民关系题材为主。也有不少描绘兄弟民族风情的,如版画《纺织女》、《田歌》、《洱海情深》、《夏》、《童心》等,以反映大理白族的居多。创作于
50年代中期的年画《丰收》,参加全国首届青年美展并发表于《中国画》创刊号。他还在报刊上发表了不少描写边疆军民生活的速写,曾经参与过集体创作群雕。80年代末,他从部队离休后,由滇南转回到阔别多年的滇西,落籍于大理市。晚年则以国画为主。大部分题材都是以苍山洱海为背景,描绘改革开放后,白族人民幸福的新生活。如2007年7月入选“高原巡礼”(云南省美术作品展、大理州展)的《云岭情歌》,就是通过三月街民族节日反映各族人民和睦相处的新景象。其绘画表现手法是采用年画形式,具有浓厚的民族民间风格。
  在艺术创作上,百辛是我的良师益友,他对我的帮助和鼓励,终生都难以忘怀。1956年春,我由永平调到下关电影院任美工宣传员,总算又与

难以忘却的往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学习的一点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1-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