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天性、宇宙、真切、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3、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启示与教育。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德国的民情风俗以及季羡林先生的资料。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 
季羡林爷爷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德国留学生活了十年,过了四五十年以后再次去了德国,回来后感慨万千,写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随语言大师季羡林的文章走进德国,或许你能从中对德国人有所了解。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流利。 
2.出示生字,生齐读,指名读,师注意纠正字音:注意“莞”是个多音字,本课中读wǎn,表示地名时读“guǎn”,如,广东省的“东莞”;“姹”(chà)的声母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 
3.生指出书写上的疑难字,指导书写生字:脊、嫣 
三、由浅入深,探究文本 
1、看课题,体会“让”的意思。将“让”字去掉,与课题作比较:(1)、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2)、自己的花是别人看的。 
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加上“让”有主动的、心甘情愿的给别人看的意思。 
2、浏览课文,发现文中藏着的“让”。请你发现一下,文中哪些句子告诉我们德国人养花是“让”别人看的?看看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 
(1)学生浏览课文,发现“让”,教师巡视点拨。 
(2)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对以下句子作深入引导。 
句子一: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请学生读,理解“脊梁”的意思。花的脊梁就是花朵的背面(包括枝干和叶子)。显然,德国人养花是给别人看的。) 
句子二: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 
(德国人养花真是与众不同,非常奇特呀!)齐读。 
3、德国人的“让”,让出了什么呢?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德国人是怎样养花“让”别人看的?他们这样养花有好处吗? 
二、品读课文,感悟“美丽” 
1、学习第三自然段。 
(1)文中第三自然段有一句话就说到了: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找出具体描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的句子,划上横线。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2)这里景色真美呀,这段文字也很美!同学们再默读这两句,谈谈你读后的感受。 
预设一: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1>抽学生读文,结合你的生活所见闭眼想象,“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2>想看看这样美的画面吗?(出示图片)师解说:花成团,一簇紧挨着另一簇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q93485240
  • 文件大小33 KB
  • 时间2021-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