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解读:这是告诫子弟要知足,要认识到吃、穿、用都来之不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当时,昆山一带连年灾荒,不是旱灾,就是水涝,有一年还闹蝗灾。这两句正是柏庐先生忧民之心的体现,现今食堂的语录牌上经常引用。
□故事: 耀邦同志爱惜粮食ﻫ我们1955年5月,耀邦同志来河南检查共青团的工作。一天上午,他听完团省委负责同志汇报以后,和大家一起在团省委食堂吃饭。和许多团干部一样,吃的是中灶,午餐多是两荤两素加一碗清汤。ﻫ我们耀邦同志吃完饭离开餐桌,正从食堂往外走,六十多岁的老炊事员郑协志发现餐桌上有一块核桃大小的馒头块,便大声吆喝起来:“这是谁剩下的馒头?咋这样不爱惜粮食!
”ﻫ我们一时众人停步,感到愕然。耀邦同志听到吆喝后转身回来,向郑师傅点头致意,带着歉意说:“我的饭量小,吃不下,不该扔下的。”说着拿起剩馒头吃了,并对大家说:“郑师傅有阶级觉悟,他这种勤俭节约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ﻫ
□儿歌1
大米饭,喷喷香,农民伯伯种的粮。
春天育苗有插秧,夏天还要地里忙。ﻫ我们吃饭要注意,不要乱洒米和汤。
□儿歌2
粮食宝中宝,人人离不了,
来得不容易,大家要爱惜。
□古诗
□学生读后感受:
我们我读《治家格言》,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我们“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和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两者都告诉我们粮食的来之不易,教育我们要爱惜粮食,尊重农民的劳动。而“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觉得和宋代诗人张瑜的《蚕妇》都是告诉我们穿的、用的是来之不易的及其中所包含的种种艰辛,也是告戒我们后人要珍惜劳动成果。
askldfj;saldkflsadkflasdf;lsadfkdsldlsaflsdafk五(1) 蔡 丰
□讨论:ﻫ我们说说你身边有没有浪费的现象?你要怎样进行劝阻?
□社会实践:
1、向社会宣传勤俭节约的意义,走出校园。ﻫ2、开展“寻找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学生调查问卷ﻫ学校: 年级: 班别:ﻫ 我们此调查问卷目的是为了了解同学们对生活中浪费现象的认识和看法,以此作为我们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第一手材料。答案无所谓对错,希望你能以认真的态度,选择与你的真实情况和想法相符合的答案,共同做好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谢谢你对活动的支持!
下面各项问题能选一个或多个答案,并且打“√”。
1、你经常在生活中发现浪费现象吗? C.很少 D.不清楚
2、你认为浪费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吗?ﻫA.有 B.没有
3、你认为自己有浪费的现象吗?
B.有时 D.不清楚ﻫ4、你在学校发现有同学浪费的现象,你会怎样做?ﻫA.制止 C.看情况 D.不清楚
5、你在学校发现的浪费现象最多的是什么?
B.穿的方面 C.用的方面
6、你在家里发现家长有浪费的现象,你会怎样做?
B.不理睬 D.不清楚ﻫ7、你在公众场合发现有浪费的现象,你会怎样做?
D.不清楚
8、如果你看到一些浪费的现象,你会制止他吗?ﻫA.会
9、
一粥一饭盘中餐当思来之不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