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点辛亥革命.doc历史知识点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历史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之一
辛亥革命的背景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迅速的发展。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在客观上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
辛亥革命的兴起
1、组织准备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它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0世纪初,又出现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较有影响力革命团体,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但这些革命团体地域性很强,力量分散,容易被清政府各个击破,于是为了加强革命力量的联合,1905年在东京成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均地权。”——同盟会的纲领
同盟会并不是革命团体的组合而是由那些革命团体的主要成员与部分留日学生组成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均地权。”这十六个字,这是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后来孙中山先生将它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完备的民主革命纲领。“驱除挞虏,恢复中华,对应的是民族主义,指的是反对民族压迫,推翻清朝政府的统治,建立近代民族国家。“创立民国”对应的是民权主义,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均地权”对应的是民生主义,其目的在于防止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贫富分化与对立。
同盟会的成立使中国民主革命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中国民主革命有了比较完备的民主革命纲领,有了一个公认的革命领袖,并由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来领导。
2、武装起义
萍浏醴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
之二
辛亥革命的高潮
1、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武装起义。11日,起义军攻克总督衙门,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起义后十几个省区宣布脱离清政府的统治而独立。
武昌起义胜利的原因
1 20世纪初,武汉地区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2 武汉是帝国主义较早入侵的地区,受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双重压迫,反抗强烈。群众基础好。
3 革命党人在武汉长期准备,做了大量的组织宣传工作。
4 四川的保路运动,清政府就派出湖北新军去镇压,这样武汉地区兵力空虚。为革命党人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时机。
2、中华民国的成立
民国的建立
当各省宣布独立之后,急需建立一个中央政府,于是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建立。
1、政权建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
1国旗:五色旗
2纪年:
历史知识点辛亥革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