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知识点归纳:辛亥革命.doc第2页 /总页数 3 页
高一历史知识点归纳:辛亥革命
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历史知识点归纳:辛亥革命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信息请点击高一考试网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1905年孙中山、日本东京。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创办机关报《民报》
三民主义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清王朝的统治(民族)
创立民国:*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均地权:资本主义土地纲领(民生)
三民主义的评价:积极: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消极: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没有触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同盟会成立的意义: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武昌起义的爆发
时间:1911年10月10日。参加力量: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结果: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3、中华民国的成立
成立: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定都南京;五色旗为国旗;以中华民国纪年,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第2页 /总页数 3 页
政府:南京临时政府,是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目的:为限制袁世凯专权,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主要内容: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体制、责任内阁制。
性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
高一历史知识点归纳:辛亥革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