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帝王家训,跟帝王学修身齐家
文/佚名
当皇帝的无不希望国祚长久,其身正不正先不说,但他们
对于后代的培养教导却都是很重视的,这也就出现很多经
典的皇帝家训。虽然时过境迁,人们的价值观也改变了不
少,但历史就是一面镜子,很多思想在今天依然让人受益
匪浅。下面几篇,便是个中翘楚。
刘邦
《手敕太子文》汉高祖刘邦(资料图 图源网络)
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自喜,谓读书无益。洎践阼以来,
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
尧舜不以天下与子而与他人,此非为不惜天下,但子不中
立耳。人有好牛马尚惜,况天下耶?吾以尔是元子,早有
立意,群臣咸称汝友四皓,吾所不能致,而为汝来,为可
任大事也。今定汝为嗣。
吾生不学书,但读书问字而遂知耳。以此故不大工,然亦
足自辞解。今视汝书犹不如吾,汝可勤学习,每上疏宜自
书,勿使人也。
汝见萧、曹、张、陈诸公侯,吾同时人,倍年于汝者,皆
拜。并语于汝诸弟。
吾得疾遂困,以如意母子相累。其余诸儿,皆自足立,哀
此儿犹小也。
译文:我遭逢动乱不安的时代,正赶上秦皇焚书坑儒,禁
止求学,我很高兴,认为读书没有什么用处。直到登基,
我才明白了读书的重要,于是让别人讲解,了解作者的意
思。回想以前的所作所为,实在有很多不对的地方。
古代尧舜不把天下传给自己的儿子,却让给别人,并不是
不珍视天下,而是因为他的儿子不足以担当大任。人们有
品种良好的牛马,还都很珍惜,况且是天下呢?你是我的
谪传长子,我早就有意确立你为我的继承人。大臣们都称
赞你的朋友商山四皓,我曾经想邀请他们没有成功,今天
却为了你而来,由此看来你可以承担重任。现在我决定你
为我的继承人。
我平生没有学书,不过在读书问字时知道一些而已。因此
文词写得不大工整,但还算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思。现在看
你作的书,还不如我。你应当勤奋地学习,每次献上的奏
议应该自己写,不要让别人代笔。
你见到萧何、曹参、张良、陈平,还有和我同辈的公侯,
岁数比你大一倍的长者,都要依礼下拜。也要把这些话告
诉你的弟弟们。
我现在重病缠身,使我担心牵挂的是如意母子,其他的儿
子都可以自立了,怜悯这个孩子太小了。
《手敕太子文》是刘邦病危时(前 195 年,汉高祖十二年
三月)为确立嫡长子刘盈为帝位继承人并对其进行谆谆告
诫和嘱托而亲笔撰写的遗训。在这篇遗训中,刘邦深悔早
年轻薄文人之举,并以现身说法告诉儿子为学的重要性。
同年四月刘邦驾崩,五月,十六岁刘盈继皇位。
曹操
《诸儿令》曹操像(资料图 图源网络)
今寿春、汉中、长安,先欲使一儿各往督领之,欲择慈孝
不违吾令儿,亦未知用谁也。儿虽小时见爱,而长大能
善,必用之。吾非二言也,不但不私臣吏,儿子亦不欲有
所私。
曹操曾对他的夫人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
犬耳!”曹操从孩子们小时候就制定较高的培养目标,希望
他们长大都成为孙权那样的人物,决不能像刘景升的儿子
那样,是无能无用的豚犬!在儿子们长大懂事后,曹操特
地颁布了一道《诸儿令》,规
九大帝王家训,跟帝王学修身齐家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