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从辩证唯物主义回归到马克思的人本主义.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从辩证唯物主义回归到马克思的人本主义
从辩证唯物主义回归到马克思的人本主义
曾飞
名人的话不一定是名言。名言不一定是名人说的话。
名不见经传的党校老师张培炎先生说:“资产阶级人本主义被商品拜物教所代替,马克思的人本主义被绝对化了的阶级斗争所代替,结果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陷入了困境;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要在困境中寻找出路。事实证明,出路就是复归于马克思的人本主义。”
看来,“复归于马克思的人本主义”也堪称名言。
张培炎老师在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当代》一文中还认为:“人是历史的主体,人的实践、人的解放、人的发展就是历史的开端、过程和归宿,也是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以揭示人的实践、人的解放和人的发展规律为己任的人本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实质。但是,马克思以后的共产党人大多将马克思主义归结为阶级斗争的学说,而忽视了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思想,以致20世纪末在苏联和东欧出现了人民被共产党所忽视、共产党被人民所抛弃的重大历史事件。”“‘人本’思想是相对于‘神本’、‘官本’、‘金本’等思想而言的,而且是为着反对这些‘非人本’思想而提出来的。‘人本’与‘非人本’思想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就早已存在,并相互斗争着。大致说来,奴隶主阶级奉行的是‘神本’思想,封建地主阶级奉行的是‘官本’思想;虽然资产阶级很早就提出了‘人本’思想,但他们实际奉行的乃是‘金本’思想。在科学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才是真正的‘人本主义’。促进‘人类解放’是马克思毕生的事业。”
而姜中林先生则说:“西方马克思主义把‘人’回归到马克思主义当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中‘人’的首要地位,具有很深刻的现实意义,与我国当前强调的‘以人为本’也是有密切相关的,以及与管理学中重视的‘人本管理’也有联系,反观当前社会现实,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人’的关系,以及当前怎样看待‘人’进行研究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全世界的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管这些论述是否精确,有一点是肯定的,马克思的理论的出发点与归宿,都是以人为本的。哪为什么马克思以后的共产党人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称之为人本主义、人文主义,而称之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呢?
有关论述指出,“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术语最早出在狄慈根在1886年出版的《一个社会主义者在哲学领域中的漫游》一书中,狄慈根用这一概念表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后来普列汉诺夫也是这样表述的。在30年代由于统一思想认识的需要,斯大林通过《联共(布)党史》教条式地建立了新的强制性意识形态权力话语体系,其中,第四章第二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布展了后来那个传统哲学解释框架。
值得注意的是,俄国革命家洛帕廷给奥沙尼娜的信,转述恩格斯的话说:“恩格斯说,在布鲁斯、马隆等人同其他的人斗争时期,马克思曾笑着说:‘我能说的只有一点: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注1] (《马恩全集》第2l卷第54l页附录。)
如果马克思知道当今苏联教科书版的“正统马克思主义”,抽掉了马克思理论的人文精神,而把马克思主义强制性地归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他恐怕还会笑着说:“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就明确地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马克思、恩格斯又说:“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这种考察方法不是没有前提的。它是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

从辩证唯物主义回归到马克思的人本主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学习的一点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1-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