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县城关二中“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教学设计
第一课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教 材: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材人美版七年级第一课
备课人:罗俊红 二次备课人:
课 初中的学生应当有丰富的美术知识,有更开阔的眼界,本课就是给学生提供
程 一个较为全面地认识美术世界的机会,增加对美术不同种类的了解,并使学生对
标 各个美术门类(其中包括现代美术设计)的特点、功能、材料有初步的认识。
准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美术的分类。
2.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感受能力和欣赏能力。
教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讨论、探究、联想等过程和方法,掌握相关美术基础知
识。
学
目
标
情感态度与
1.
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价值观
2.
引导学生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教 教学重点:欣赏课本的图片,并引导学生回忆在小学是性上过的图片,进行美术
学 作品制作材料的分析。
重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独立、 正确地从美术作品的材料的角度认识美术作品的门类。
点
难
点
1、通过问题引导和启发学生对美术的思考,激发学生探究美术意义的兴趣。
2、分组讨论,针对相关问题让学生互相讨论,引出结论
法
学
法
1. 教具:多媒体课件 ppt。
2. 学具:课本。
3. 教学环境: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系统。
准
备
教学过程设计
师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
二、引入课题:
探究性学习特别强调学生进行研究。要为学生创设一种学习、探究的氛围, 要有探究的课题。 这节课的探究题目就可以确定为:“是什么决定了美术门类的不同?”
三、讲授新课:
(一)板书课题——《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二)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学习: (播放课件)
1、向学生展示美术世界的丰富多彩,为学生创设一种置身于
美术作品之中的氛围,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细部, 让学生看出不同画种的效果, 甚至能够看出不同的材质。 ]
2、回到课本上的图片, 具体地分析每幅作品由于材质的不同,使得美术作品效果截然不同 (以学生的自行探讨为主, 教师适当地加以补充) 。如将油画《父亲》和国画《父亲》对照,同
样是画人物,他们有什么不同?(可以从色彩、光线、立体感
等方面相互对照) 。
3、教师给学生准备一些不同画种的材料实物,像油画颜色、
各种绘画用纸等给学生传看。
4、设计一些类似智力测验式的思考题,看学生是否能够将艺
术作品和材质正确的“挂钩” ,一边看作品,一边正确地找出作品使用的材料。课前,师生均应准备一些画作印刷品、幻灯
片或录像等以补充课本内容。像学生甲指版画《人桥》 ,学生
乙找出版画用的材料;学生甲出示卡片——“浮雕” ,学生乙就要指出书
第一课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