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宗罪百科名片电影《七宗罪》七宗罪,正式译名为七罪宗,属于人类恶行的分类,并由 13世纪道明会神父圣多玛斯·阿奎纳列举出各种恶行的表现。分别是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贪食及色欲。另有著名好莱坞犯罪惊悚电影《七宗罪》。目录定义及起源具体罪行相应惩罚对应恶魔补充知识新七宗罪同名电影 FA中的七宗罪定义及起源具体罪行相应惩罚对应恶魔补充知识新七宗罪同名电影 FA中的七宗罪展开编辑本段定义及起源七宗罪[1] (Seven deadly sins) , 13 世纪道明会神父圣多玛斯· 阿奎纳列举出各种恶行的表现。天主教教义中提出“按若望格西安和教宗额我略一世的见解,分辨出教徒常遇到的重大恶行”。“重大”在这里的意思在于这些恶行属于原罪, 例如盗贼的贪婪源于欲望。这些恶行最初是由希腊神学修道士庞义伐草撰出 8 种损害个人灵性的恶行,分别是贪食、色欲、贪婪、伤悲、暴怒、懒惰、自负及傲慢。庞义伐观察到当时的人们逐渐变得自我中心,尤以骄傲为甚。懒惰在这里是指“精神上懒惰”。六世纪后期,教宗额我略一世将那 8 种罪行减至 7 项,将自负并归入骄傲, 伤悲并归入懒惰, 并加入妒忌。他的排序准则在于对爱的遗背程度。其顺次序为: 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暴食及色欲。较后期的神学家如圣多玛斯· 阿奎纳则对这个排序方式抱有不同的意见。“重大恶行”与不可饶恕的大罪是不可混而一谈。圣经原文『和合本歌罗西书』《歌罗西书》2: 18 不可让人因着故意谦虚, 和敬拜天使, 就夺去你们的奖赏。这等人拘泥在所见过的,( 有古卷作这等人窥察所没有见过的) 随着自己的欲心,无故的自高自大, 《歌罗西书》2: 19 不持定元首, 全身既然靠着他筋节得以相助联络, 就因神大得长进。《歌罗西书》2: 20 你们若是与基督同死, 脱离了世上的小学, 为什么仍像在世俗中活着, 《歌罗西书》2: 21 服从那不可拿, 不可尝, 不可摸, 等类的规条呢。《歌罗西书》2: 22 这都是照人所吩咐所教导的。说到这一切正用的时候就都败坏了。《歌罗西书》 2: 23 这些规条,使人徒有智慧之名,用私意崇拜,自表谦卑,苦待己身,其实在克制肉体的情欲上,是毫无功效。暴食、贪婪、懒惰、淫欲、傲慢、嫉妒或愤怒,相信大部分人一辈子都至少犯过一次上述“罪行”, 包括自己在内。只是区别在于, 程度的不同以及认识的不同。神曲里七宗罪的顺序: 但丁在神曲里根据恶行的严重性顺序排列七宗罪,其次序为: 一)好色-不合法礼的性欲,例如通奸。(但丁的标准是“过分爱慕对方”,而这样便会贬低了神对人们的爱) 二)暴食-浪费食物,或是过度放纵食欲、酗酒或屯积过量的食物。(但丁的观点是“过份贪图逸乐”) 三)贪婪-希望占有比所需更多为之贪婪。(或是以但丁的观点,贪婪是“过度热衷于寻求金钱上或权力上的优越”) 四) 懒惰-懒惰及浪费时间。( 懒惰被宣告为有罪是因为: 其他人需更努力工作以填补缺失,因应该的事情还没有做好,对自己是百害而无一利) 均衡:一方比另一方付出更多。(从但丁的神学观念上去看,懒惰是“未能全心爱上帝, 未能全副精神爱上帝, 未能全人之心灵爱上帝”-具体来说包括懒惰、怯懦、缺乏想像力、满足及无责任心) 五) 愤怒-源自憎恨而起的不适当( 邪恶的) 感觉, 复仇或否定他人, 在律法所赋与的权力以外,行使惩罚他人的意欲亦被归作愤怒。(但丁描述为"love of justice perverted to revenge and spite" ){译: 对正义的爱堕落为复仇和怨恨。} 六)妒忌-因对方所拥有的资产比自己丰富而心怀怨怒。(但丁说: “ Love of one's own good perverted toa desire to deprive other men of theirs ”){译: 对自身优点的爱堕落为一种剥夺他人优点的欲望。} 七)骄傲-期望他人注视自己或过度爱好自己。(因拥有而感到比其他人优越) (holding self out of proper position toward God or fellows; Dante's definition was "love of self perverted to hatred and contempt for one's neighbor"){ 译:把自己相对于上帝或 FELLOWS 的位置放在错误的地方; Dante 的定义是“对自己的爱堕落为对身边的人的憎恨与轻视”} 四世纪当时的埃及僧侣伊瓦格里厄斯?泊恩太格司( Evagrius Ponticus ) 把这些罪行定为八种“致命的激情”(8 deadly passions ), 而在东正教方面, 这些冲动仍然被描述为“致命的激情”而不是深藏
Seven deadly sins 七宗罪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