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说活动背景及教材分析
诗歌《夏天的歌》,教材选自幼儿园课程<<语言>>中班下册。诗歌内容形象生动,句式整齐、音韵和谐,问答式诗词描绘了一幅极富童趣的夏天场景。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易为幼儿喜爱和接受。符合中班语言教学目标中提出的“让幼儿理解简短的文学作品内容,初步感受其语言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因此适合中班教学。诗歌鲜明的结构特点,给幼儿清楚明了的记忆和想象线索,便于幼儿理解和感受,能够充分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诗中的蟋蟀、蝉、青蛙的叫声,已被幼儿所熟悉,这节课的教育资源就来源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同时,通过活动中诗歌仿编,可以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与同伴交流的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也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说活动目标
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我制定以下目标:
1、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中有趣的拟声词。
2、积极参加诗歌表演活动,大胆创编表演动作。并根据诗歌的格式及夏季的特征大胆地仿编诗句。
3、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感受夏天的自然美。
三、说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教师在指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的过程中,引导幼儿理解诗歌是把小动物的“歌声”比做了“夏天的歌”,用夏天的显著特征来回答夏天是什么。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感受夏天的自然美。教学中采用情景表演、欣赏课件中夏天画面的方法来引导幼儿,轻松的突破了难点。
活动难点:指导幼儿根据诗歌的格式及夏季的特征学习仿编,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本活动采用设置游戏场景、幼儿自主发现,自我提炼总结,师生互助的办法来突破难点。
四、说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目标教具准备:事先录制好的蟋蟀、蝉、青蛙的叫声、雷雨的声音。制作了《夏天的歌》的活动课件;准备了丰富的夏天的特征图片--(蟋蟀、蝉、青蛙;戴太阳帽的小朋友、撑小花伞的小朋友;草丛、大树、池塘、冰激淋、荷花、打雷闪电、彩虹等等。)
学具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事先让家长带领幼儿一起到户外寻找夏天,边找边说夏天的景色,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贮备。
2、记号笔、图画纸、幼儿用书《语言》。拓展部分,可为幼儿准备画笔和纸供幼儿画出夏天的情景。
五、说教法、学法:
本次活动采用了情景教学法、观察法、直观演示法、 谈话法、讨论法、游戏体验法、互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多媒体课件为教学辅助手段。在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的、开放的、研究的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感官认识。使教法和学法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让目标得到落实。最终达到教学目的,培养了幼儿对诗歌的感受力,想象力。
目前,在幼教改革中,新的幼儿发展理论指出:诗歌教学中,应将重点放在幼儿理解方面,不要让幼儿机械记忆、背诵诗歌内容,减轻幼儿在学忆负担,以便他们将注意力更多地投向学习过程的理解和思考,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因此我设计了《夏天在哪里》的游戏。通过有趣的故事,设置相应的情景,让幼儿去亲自寻找,发现、体验,用自己给别人以及别人给予自己的感受中去体验,他们认真倾听,主动表达,相互学习、积极去尝试、体验,获得了丰富而生动的知识经验。
教师力争突破了传统呆板的语言活动的模式,构建了一幅和谐快乐的
语言夏天的歌说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