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WTO体制下的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WTO 体制下的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作者:张羿- 摘要: 最惠国待遇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是 WTO 中最为重要的基本原则。我国已经成为 WT O 的正式成员方, 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两个原则是我国在 WTO 中维护我国的权利履行我国的义务的重要条件。本文论述了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的历史渊源和定义, 比较了两原则的区别联系, 论述了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领域以及在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领域的适用及其例外等, 分析了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在我国的适用情况, 探讨实现我国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实践与 WTO 体制下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的协调,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关键词: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我国的实践一最惠国待遇原则(一) 最惠国待遇原则的定义 1 .最惠国待遇的历史渊源最惠国待遇原则中“最惠国”一词首次出现是在 17 世纪。但是, 最惠国义务可以追溯到 11 世纪。当时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各城邦、法国、西班牙城市的商人, 在外国经商时开始想独占当地的市场而挤走竞争对手, 一旦不能达到目的便寻求在该国市场上获取同等进入和竞争的机会。为此, 西北非阿拉伯王子们一度发布命令给予他们与捷足先登的威尼斯、比萨等城邦以同样的特许权, 12 世纪威尼斯也向拜占庭当局要求享有与热那亚、比萨的商人同等的权力。 15 世纪和 16 世纪商业的发展迫切要求在贸易关系中订立具有最惠国型的贸易条约, 但大多数类似的有最惠国性质的贸易条约是强国迫使弱国单方面给予的或订立的结果。随着国际贸易规模的扩大, 商业关系的发展, 由此导致了政治条约与通商条约的分立, 开始出现一些相互给予" 最惠国待遇" 的做法。在 1713 年英国与法国《乌特勒支通商条约》中规定:一方保证,应将它给第三国在通商与航运方面的好处同样给予另一方。 1778 年美国在自己对外签订的第一个条约中包括了一项" 有条件的" 最惠国条款( 与法国签订)。 19 世纪这类条约在欧洲各国流行, 但都是通行的" 有条件的" 最惠国待遇模式, 即以受惠国作出与第三国承诺相当的承诺为条件。这种有条件以互惠为基础的最惠国原则在 1860 年发生了实质性的突破, 1860 年英法通商条约的签订, 使现代意义的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才真正诞生。在随后的贸易关系中, 虽几经波折, 也曾出现过有条件最惠国原则的情况。但由英法通商条约所体现的自由贸易基础的“相互给予无条件最惠国待遇”也成了现代国际贸易中最惠国原则本身内涵的重要特征,“最惠国待遇条款是现代通商条约的柱石”成了各国贸易关系的一句名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受到严重挑战。各国普遍倡导和实行以高关税为主要特征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纷纷对贸易加以限制;而 30 年代的大危机更是使保护主义泛滥。甚至连一直在全球范围奉行自由贸易的英国也放弃了无条件的最惠国原则而实行大英帝国特惠制度。尽管如此,在 1920--1940 年向全球范围所签署的含有最惠国待遇条款的条约共 600 多个。第二次大战后, 关贸总协定在世界范围内把最惠国待遇原则纳入多边贸易体制之中,使最惠国待遇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重要基石,实现历史性的新突破。 2 .最惠国待遇原则的概念最惠国待遇原则是国际经贸条约中一项传统的法律原则。最惠国待遇

WTO体制下的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net653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