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策划方案
为了提升地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度,进一步推进青少年学生垃圾分类教育引导工作,逐步在青少年中树立起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理的观念,通过青少年及家庭行动全面提升市民垃圾分类的认同感与参与度,提高上海市垃圾分类绿色账户激励机制的知晓率,为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在青少年中开展垃圾分类活动意义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垃圾的产生量每年都在以较高的速度增加。我们未来的生活空间在不断被垃圾包围和挤压,做好源头分类,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最终焚烧或填埋量已迫在眉睫。
首先,上海作为一个拥有24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一天的生活垃圾就超过2万吨,如果全部采用填埋方式,意味着每天的垃圾量需要占用5亩地,平均高6米的空间。目前,大部分垃圾仍采取了填埋处理的方式,非但占用了土地资源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其次,垃圾分类收集及处理已在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地区通过政府倡导、民间推动的方式实施多年,大大提升了资源回收利用率,减少了垃圾填埋及焚烧量,已成为一种绿色潮流。垃圾分类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是一种绿色的生活态度。
再次,垃圾分类投放也是一种技能的提升,可让青少年学会很多环保知识:废纸、废玻璃可以变废为宝,制造出新的产品;
“湿垃圾”可进行堆肥,变成植物的养分再次进入大自然;有害垃圾对环境的损害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无法消除的,应小心废弃等等。
二、青少年垃圾分类宣教活动的方式
活动的组织
成立由街道学校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办、学校、居委、物业等部门参加“青少年生活垃圾分类宣教实践组”,针对青少年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少年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推广活动。
活动的主题
以“大手牵小手全家来积分”为主题,通过对在校青少年学生教育实践活动,推进生活垃圾绿色账户激励机制在学生和家庭中的普及,通过生活垃圾绿色账户“集分”实践活动,积极争做垃圾分类的“绿色小天使”。
活动的方式
1、以不增加学校工作负担为原则,通过倡导学生自主实践活动,构建诚信机制。
2、基于学生实际能力现状,倡导家长学生齐动手共参与方式开展“湿垃圾”、“干垃圾”、“可回收垃圾”等生活垃圾分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并通过分类投放“绿色账户积分”或“拇指点赞”积点方式、最终实现
“绿色账户积分”、“绿色梦想卡”自主兑换。
3、在开展活动学校开设垃圾分类积分积点兑现“绿色超市”活动,超市物品通过多途径方式进行募集。
三、活动的安排
1、3月底前,完成学校动员工作,由地区各学校视实际情况进行参与。
2、4月15日,完成试点学校方案制定并召开好相关准备会议。
3、4月底前,完成试点学校生活绿色账户开卡或绿色梦想卡方法工作。
4、5月初,完成试点学校学区范围内小区生活垃圾干湿垃圾直投点建设。
5、5月初,完成试点学校学生分类实践指导工作。
垃圾分类策划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