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康熙王朝》观后感.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康熙王朝》观后感
《康熙王朝》这部电视局应该是2001年拍摄的,距现在差不多有10年了,记得很多年前我也很喜欢看这个电视剧,当时年龄也小,看电视不注重剧情,都是看些打打杀杀的画面觉得比较刺激,应外就是那个主题曲“向天再借五百年”听着特别震撼(PS:以前光会瞎听,歌名也是后来才知道的)。
   如今,在天津电视台《康熙王朝》又重新上演,我每天都回到家里观看。由于自己也要工作,时忙时闲的,所以不能连续看。后来就索性直接从网上下载个全集让自己过把瘾。现在我又重新看这部电视剧,感觉与过去的欣赏观有所大大的不同。再观看的过程中,注重了故事情节和演说台词以及分析和换位思考,一代帝王的人生经历着实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康熙8岁继位,14岁亲政,在位61年,享年69岁,是中载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康熙16岁就除掉了结党营私、欺凌幼主的辅政大臣鳌拜;20岁即迎战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然后收复台湾;御驾亲剿葛尔丹等等。他不愧是千古圣君,其做人之道,用人之道,治国方略,思想方法,的确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一生完成了他作为圣君的几大目标,可谓历史上少有的一代君王。在现实的磨练中他成为了圣君。整个情节展示他丰功伟绩的同时,最有价值的是,也展示了他成长的过程。通过除鳌拜过程,他安排自己的卧底给亲信巍东亭,开始走向了服从理智而丢弃感情的过程。平吴三桂中,他急于求功的毛病差点让他退位。经过波折方见成熟。通过孝庄他彼时学会了用人攻心。姚启圣,李光地,明珠都成为他用人攻心的成就。他用人过程中实际上时非常理性的,理性的令人生畏。康熙与其他君王不同,他办事不是一件件地办,而是将所有看为一个整体,做这件事时,顺便也为下一件事作铺垫。
   满清入关,带来最大的影响莫过于民族之争。清朝的君王们总是重满轻汉,但康熙认为“取天下在于用人才”,他继位后大胆启用汉臣。他认为不管汉臣,满臣,只要是为国效力,鞠躬尽瘁,都是百姓之福,国家之幸。他启用了周培公,姚启圣,李光地等汉臣。这些汉臣对康熙平三藩、收台湾、剿葛尔丹等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朝廷内两位丞相明珠,索额图的党争也在适当的时机处以重拳,毫不手软,用他的说法是“剜肉疗伤”。他奖惩分明,公私分明。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什么样的人才适合干什么样的工作,他把他们摆在合适的位置。周培公平三番,姚启圣平台湾,利用李光地平掉内部党争。结局呢,完成任务后,这些人不再适合后面的差使了,也就退出舞台了。
   历史上有记载说康熙在亲政之后依旧刻苦读书。在出外巡查时,康熙坐的龙轿上放满了书。康熙对自己讲学习,对朝政讲勤慎。勤奋学习,是他为君之道的一个重要法宝。康熙一有空便看书。他精通汉族传统文化,对历史、对儒家、道家、诸子百家,甚至对《易经》、中医都有深刻的研究。
   康熙还做到了忍常人所不能忍,面对鳌拜,康熙忍,表面处处依靠鳌拜,实际里拉拢大臣、提拔亲信,提高自己的能力。面对三藩,康熙忍,在没有起兵的时候,经常安抚三藩。 面对台湾,康熙忍,大清是铁骑让取得的天下,不懂海战,只好忍受台湾割据一方,而苦练水师和海将,最终一举成功。面对内蒙葛尔丹,康熙忍,没有摆平三藩和台湾,康熙无法全身心抗战葛尔丹,只能用自己的亲生女儿送给他做妃子。面对沙俄,康熙忍,待国家经济实力增强了,才与沙俄开战,成功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康熙王朝》观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1-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