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败局》有感
从来没有读过这样一本书,书中所有的故事都是曲折离奇,所有的主人公的命运都跌宕起伏,他们有勇有谋,在那个激荡的时代凭借一腔孤勇成就惊人的事业,却无一例外以悲剧收场。
《大败局》有两部,《大败局1》聚焦改革开放至2000年间的一些创业家,他们是时代的弄潮儿,在特殊的背景下开创了辉煌的事业。《大败局1》中的企业家都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创业者,他们如同脱缰的野马,在中国这片大地上肆意飞奔。瀛海威、秦池、爱多、巨人、玫瑰园、飞龙、三株、太阳神、南德、亚细亚这些当年驰名中国的大企业,它们是如何从顶峰跌落低谷的?这些企业的成长过程中暗藏着哪些失败基因?企业负责人可谓有勇有谋有胆有识,为何最终一败涂地?
有时代的原因,有政治制度的掣肘,有个人性格的推动……原因不一而足,但看着这些大人物的故事,每一个人都应该能学到东西。古语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大败局》也被称作中国企业失败的MBA式教案,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实在不少。
《大败局2》所记录的中国商业界的众多兴衰往事均发生在2000年到20xx年。出现在本书中的企业家,都是他们那一代人中的不世豪杰。和《大败局1》中的众多草莽人物相比,他们有学历有远见有风险意识,但依然无法扭转败局。健力宝、科隆、德隆、华晨……显赫的企业一个个轰然倒塌,到底为什么?
书中很多故事读来让人心痛,其中《潘宁宿命:怎一个"愤"字了得》,读来无不慨然。中国政府和企业家的博弈,愚蠢的执政者让一个优秀的企业走上不可逆转的悲剧之路。在华晨案中,董事长仰融可谓一代奇才,可他没有学会政商博弈术,最终和潘宁一样败给了政治。
每一个案例作者都总结了经验教训,总体看下来,中国式失败有三点:
第一是政商博弈的败局,如科龙、健力宝因为在产权明晰化过程中的政商破裂而失败;资本市场的德隆、房地产行业的顺驰、钢
读《大败局》有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