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祖师绝观论达摩祖师绝观论粗是问头,缘门起决。注是答语、入理除疑。是名绝观论。 1 、夫大道冲虚,幽微寂寞,不可以心会,不可以言诠。今且立二人,共谈真实:师主名入理,弟子号缘门。于是入理先生、寂无言说。缘门忽起、问入理先生曰:“云何名心、云何安心? ”答曰: “汝不须立心,亦不须强安,可谓安矣。” 2 、问曰: “若无有心,云何学道? ”答曰: “道非心念,何在于心也? ” 3 、问曰: “若非心念,当何以念? ”答曰:“有念即有心, 有心即乖道。无念即无心, 无心即真道。” 4 .问曰: “一切众生实有心不? ”答曰:“若众生实有心, 即颠倒。只为于无心中而立心, 乃生妄想。”5 、问曰: “无心有何物? ”答曰: “无心即无物,无物即天真,天真即大道。” 6 、问曰: “众生妄想,云何得灭? ”答曰: “若见妄想及见灭者,不离妄想。” 7 、问曰: “不遣灭者,得合道理否? ”答曰: “若言合与不合,亦不离妄想。” 8 、问曰:若为 2 时是? ”答曰: “不为时是。”二1、缘门问曰:“夫言圣人者, 当断何法、当得何法而云圣也? ”入理曰: “一法不断,一法不得,即为圣也。” 2 、问曰: “若不断不得,与凡何异? ”答曰: “不同。何以故?一切凡夫妄有所断、妄有所得。” 3 、问曰: “今言凡有所得、圣无所得,然得与不得有何异? ”答曰:“凡有所得, 即有虚妄; 圣无所得, 即无虚妄。有虚妄故, 即论同与不同;无虚妄故,即无异无不异。” 4 、问曰: “若无异者,圣名何立? ”答曰:“凡夫之与圣人, 二俱是名。名中无二, 即无差别; 如说龟毛兔角。” 5、问曰:“若圣人同龟毛兔角者, 应是毕竟无。令人学何物? ”答曰: “我说龟毛无,不说龟亦无。汝何以设此难 3 也? ” 6 、问曰: “无毛喻何物?龟喻何物? ”答曰:“龟喻于道, 毛喻于我。故圣人无我而有道。但彼凡夫而有我有名者,如横执有龟毛兔角也。” 7 、问曰: “若如此者,道应是有,我应是无。若是有无,岂非有无之见? ”答曰:“道非是有, 我非是无。何以故?龟非先无今有, 故不言有。毛非先有今无,故不言无。道之与我,譬类可知。” 8、问曰:“夫求道者, 为一人得耶?为众人得耶?为各各得耶? 为惣 4 共有之?为本来有之?为复修成得之? ”答曰:“皆不如汝所说。何以故?若一人得者, 道即不遍。若众人得者, 道即有穷。若各各得者, 道即有数。若惣共得者, 方便即空。若本来有者,万行虚设。若修成得者,造作非真。” 9 、问曰: “究竟云何? ”答曰: “离一切根量 5 、分别、贪欲。”三1 、缘门问曰: “凡夫有身,亦见闻觉知。圣人有身,亦见闻觉知。中有何异? ”答曰:“凡夫眼见、耳闻、身觉、意知。圣人即不尔, 见非眼见, 乃至知非意知。何以故?过根量故也。” 2 、问曰: “何故经中复说圣人无见闻觉知者何? ”答曰:“圣人无凡夫见闻觉知, 非无圣境界; 非有无所摄, 离分别故也。” 3 、问曰: “凡夫实有凡境界耶? ”答曰: “实无妄有,本来寂灭。但被虚妄计着,即生颠倒也。” 4 、问曰: “我不解,若为 6 圣见非眼见、圣知非意知? ”答曰: “法体难见,譬况可知。如彼玄光鉴物 7 ,如照所照,非有能照之眼。又如阴阳候物 8 ,似知所知,非有能知之意也。”四1 、缘门起问曰: “道究竟属谁? ”答曰: “究竟无所属,如空无所依。道若有系属,即有遮有开、有主有寄也。” 2 、问曰: “云何为道本?云何为法用? ”答曰: “虚空为道本,参罗 9 为法用也。” 3 、问曰: “于中谁为造作? ”答曰: “于中实无作者,法界性自然。” 4 、问曰: “可不是众生业力所为耶? ”答曰:“夫受业者而为业系所缠, 自因无由 10; 何暇系海积山、安天置地? ” 5 、问曰: “盖闻菩萨有意生身 11 ,岂不由神通之力耶? ”答曰: “凡夫有漏之业,圣人无漏之业,彼虽胜劣有殊,由 12 未是自然之道。故云‘种种意生身,我说为心量’。” 6 、问曰: “既言空为道本,空是佛不? ”答曰: “如是。” 7 、问曰: “若空是者,圣人何不遣众生念空、而令念佛也? ”答曰:“为愚痴众生, 教令念佛。若有道心之士, 即令观身实相, 观佛亦然。夫言实相者,即是空无相也。”五1 、缘门起问曰: “盖闻外道亦得五通,菩萨亦得,共彼有何异也? ”入理答曰: “不同。何以故?外道谓有能得者;菩萨即不尔,了达无我故也。” 2、问曰:“自有始, 凡初学入理未圆, 微证真如,薄 13 知妙理。与彼外道五通,何者胜? ”答曰: “先取入理微证,何用彼达事五通乎也? ” 3、问曰:“若得五通者,交 14 为世所尊, 交为世所重, 前知未然,却知过事 15 ,自防愆犯,岂不胜哉? ”答曰:“不然。何以故?一
达摩祖师绝观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