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最苦与最乐》导学案.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最苦与最乐
班级: 小组: 小主人姓名: 编号: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内容,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理清文章思路,掌握文章的论证方法;
3、理解并体会本文语言流畅凝练的语言风格;
4、从小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和正确的苦乐观。
【知识链接】
● 走进作者
梁启超(1873-1929),字 ,号 ,别号 。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晚年任教清华大学,是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教授之一。梁启超一生勤奋,各种著述达一千四百万字,在将近三十六年而政治活动又占去大量时间的情况下,他每年平均写作达三十九万字之多,这体现了多么惊人的勤奋和才华啊!
● 解读背景
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后,痛定思痛,写下了这篇《最苦与最乐》。
【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qì( )约 监dū( ) 圣贤(     )
卸(     )却 包揽( ) 悲天悯(     )人    

如释重负:
无入而不自得:
任重而道远:
悲叹悯人:
【合作学习】
一、熟读课文,达到通顺流畅地朗读。
二、小组合作,整体感知课文。
1、画出文章的结构层次
全文可以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 段)论述了
第二部分( 段)论述了
第三部分( 段)论述了
2、通读全文,思考标题中的“最苦”指什么?“最乐”指什么?请摘选文中原话加以回答。
3、本文的作者最终是要表达自己什么样的观点,也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这在文章中找得到原话吗?如果找不到,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4、本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到课文中进行标记并加以说明用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专题提升】
1、本文第一段开头为什么不直接提出自己鲜明的观点,而要一连串的设问句,否定一系列的答案,这样做有好处吗?为什么?
2、文章用了很多的排比句,请到文章中找出有排比句得地方,并结合课文说说用了排比句有什么好处?
班级: 小组: 小主人姓名: 编号:
3、文章结尾部分说“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了。”那么“解除”和“卸却”有什么区别?
4、第3段作者引用孔子的话“无入而不自得”,第4段引用了孟子的话“君子有终身之忧”,这两句意识截然相反,岂不是前后矛盾?请说说你的看法。
5、“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

《最苦与最乐》导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314042****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21-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