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学科馆员与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 图书馆学科馆员.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学科馆员与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 图书馆学科馆员.doc学科馆员与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 图书馆学科馆员
摘要:图书馆人才队伍培养,是建设信息多元化、服务主导型、开放文明大学图书馆的关键,开展学科化服务,是大学图书馆在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传递网络化条件下,为教学科研服务新的重要服务模式,通过学科馆员工作的开展锻炼队伍,在学科馆员的工作实践中培养人才,不断提高队伍素质,促进深层次服务工作开展,是当前高校图书馆理论探索与实践的主题。关键词:学科馆员图书馆队伍建设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的深入,高等院校图书馆为适应现代化的新局面,以文献资源建设为基础,读者服务为中心,不断应用新技术,开拓服务新模式,深化读者服务。学科馆员服务模式由清华大学率先开展以来,这一服务模式先后陆续在高校图书馆展开,2005年百所211高校图书馆有25所开展了学科馆员工作,2008年百所211高校图书馆有64所开展了学科馆员工作。学科化服务已成为高校图书馆,深化读者服务,开展知识服务,个性化服务有效的服务模式和途径。一、学科化服与学科馆员学科化服务不同于传统的图书馆业务流程,而是按服务对象的学科分配对口专业背景馆员,开展服务工作。学科化服务是一种可持续性的知识服务,它立足于某一特定学科,设定目标和范围,利用该学科已有的学科体系进行资源建设和知识组织。清华大学图书馆于1998年开展学科服务,从参考部挑选具有学科专业背景的馆员负责相应专业的读者服务工作,从收集对口专业院系师生对图书馆工作和文献资源建设的建议和要求,进行网络上专业文献收集整理,开展相关读者用户培训的参考咨询及信息素质教育为切入点,逐渐融入专业师生科研工作过程中,对专业课题开展深层次、全方位、知识化、个性化、学科化服务。学科化服务的宗旨就是采用更好的服务机制和平台更有效地满足用户对信息文献的需求。学科化服务即学科馆员的发展经历着岗位型、数字图书馆型、交互型三种服务模式的更迭。其中,岗位型服务模式是早期学科馆员服务的常见模式,目前在国内仍有较大影响。数字图书馆型服务模式是适应网络化、数字化环境形成的,是当前学科馆员服务的主流模式。而从长期看,交互型服务模式将成为今后学科馆员服务的主要发展方向。吉林大学图书馆地学馆05年开展了学科化服务的尝试;情报部具有学科专业背景的三位副高级职称人员,按专业分工负责相关院系的读者服务工作,建立图书馆馆员与对口院系的联系,了解各院系师生对文献资源的需求和对图书馆工作的建议。通过问卷和走访等形式,了解各相关院系科研项目的进展情况,开展定期跟踪服务。熟悉本馆有关学科的馆藏,及数据库和相关电子资源情况,为师生有效利用馆藏资源提供技术支持。负责收集、鉴别和整理相关学科的网络信息资源,指导并参与建立学科导航库、相关学科全文数据库。开展个性化服务,进行网上参考咨询,解决读者在文献查找、信息收集、资料推荐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开展读者信息素质教育,定期进行网上资源利用的辅导讲座,提高了馆藏及网上文献资源的利用率。馆员为学科服务是馆员工作的系统化、专业化,使其全面进入图书馆工作流程的新模式,从了解读者对文献的需求,网上文献资源建设,到参考咨询服务,能充分发挥馆员专业特长,为读者提供专业的信息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避免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中的盲目性,节省不必要的开支,用有限的经费满足更多读者对专业文献的需求,

学科馆员与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 图书馆学科馆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ly8501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1-05-2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