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宋词“楼栏”意象解读 宋词水意象的情感解读.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宋词“楼栏”意象解读 宋词水意象的情感解读.doc宋词“楼栏”意象解读 宋词水意象的情感解读
[摘要]在宋词中,“楼栏”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意象,但在不同的作品中,其意象的内涵却不尽相同。笔者选取了一些典型作家的代表作品,对“楼栏”意象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解读。[关键词]宋词 “楼栏” 意象 解读翻翻宋词,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意象――“楼栏”:有凭栏。有倚栏,有凭楼曲栏,有拍栏杆……独柳永一人就有“池上凭栏无侣”(《甘草子》),“烟波满目凭栏久”(《曲玉管》),“无言谁会凭栏意”(《凤楼梧》),“凭栏悄悄”(《玉蝴蝶》),“渐晓雕栏独倚”(《佳人醉》),“倚栏干处,正恁凝愁”(《八声甘州》)……可见宋词作者运用楼栏意象之频繁。意象是诗人词家审美意识的外化形式,从他们所爱使用的意象中可以窥见作品的内容、作者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如屈原作品中的香草美人,杜甫诗中的老骥苍鹰,都能显示作品内容及作者的品格。一、楼栏意象解读之愁情、闺怨试看:晏几道《御街行》中“栏杆倚尽独慵去”,欧阳修《少年游》这“栏杆十二独凭春”,《蝶恋花》里“独倚栏杆心绪乱”。为何独倚?愁使之然也!词人忧愁之时,却又无处倾吐,只得一人独处,而栏杆之所是最适合宣泄惆怅和烦恼的地方。一些经历坎坷、饱经世事沧桑的词人就在他们的作品中告诫人们莫上楼、莫凭栏,因为楼上易生愁情,凭栏愁更愁。欧阳修在词中发出警告“楼高莫近危栏倚”(《踏莎行》),苏东坡“悔上层楼”(《沁园春》)。然而,词人并不因此不去倚楼凭栏,柳永“厌厌无寐,渐晓雕栏独倚”(《佳人醉》),长夜不眠;晏殊“曲栏杆影入绿波……酒醒人散得愁多”(《浣溪纱,又》)酒后倚栏独凭。这些个性行为反映了词人心虑神丧,彻夜不能寐,借酒消愁愁却更愁!苦苦徘徊之余,见一栏杆,倚在侧边,希望身心有所依靠。无奈楼栏只是楼栏,并不能吸苦纳愁,掩盖不了的词人内心的郁闷和愁思,在楼栏意象中还是很昭彰。其中有思念故人的,“独自凭栏……水阔山高人不见,有泪无言”(欧阳修《浪淘沙・又》),写欧阳想念往日和故友在一起游乐的美好情景,而今却“人不见”,心中酸楚“有泪无言”。潘阆《酒泉子,其四》中“尽日凭栏楼上望……恩人云水寒”也是这样,词人楼上凭栏远望,和故人一起在西湖泛舟钓鱼的美好情景历历在目,但那仅仅是幻觉,只得“思人云水寒”,留下长时间的惆怅哀婉。有思念佳人美色的,“池上凭栏愁无侣,念粉即言语”(柳永《甘草子》),张先的《醉落魄》中“朱唇浅破桃花萼,倚楼谁在栏杆角。”亦表达词人思念红粉佳人的苦衷。女性大都多愁善感。哀怨重重。张惠民在《宋代词学审美理想》一书中说:“有寄托,故隽永而有味。能启人深度之思,悲慨之情怀。”楼栏之所成了她们宣泄情感的好地方,因为那里有表达她们情绪的最佳氛围。从大量的宋词来看,作品中的女性最爱倚楼凭栏:“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秦观《江城子》),“人静夜久凭栏,愁不归眠,立残更箭”(周邦彦《过秦楼》),“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栏独凭”(史达祖《双双燕》)……都出现过倚楼凭栏的闺中痴情女子!二、楼栏意象解读之悲壮、愤・限北宋后期,虽战事不断,但还不曾祸及文入,广大词人仍生活在相对安定和平的环境中,因而或述胸中不平之事,或别友人离去,或思征夫归来,或叹人生艰辛,或道羁旅行役之酸楚,因而虽倚楼凭栏,此意象仍只为个人抒情发愤之用,颓废伤感亦是为了个人情怨。从南宋前期始。一些词人虽登楼凭栏,

宋词“楼栏”意象解读 宋词水意象的情感解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ly8501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1-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