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与汉字文化西语学院王宇曦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而汉字是流传至今的、世界仅存的、唯一表意体系的文字。它包蕴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传载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 直至今天, 依然魅力无穷, 显示着强大的生命活力。汉字经过了 6000 多年的变化, 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商) (周) (秦) (汉) (魏晋) 草书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汉字七体”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 14 世纪的殷商后期, 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 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数字也是一种文字, 但又与一般的文字不同, 在吉祥文化中表现出很强的独特性。不论在吉语中, 还是在吉祥画题中, 可以看出, 从一到十、从百到万的数字很多, 有些数字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数字美中有一种, 姑且名之曰“序数美”, 即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还可加上百、千、万等) 顺序或正或倒完整排列下来, 当给它们赋予某种文化内容和形式后, 就可产生一种很独特的艺术美。在华夏文化中, 尤其讲究这种序数美, 它是中华民族追求圆满完整、尽善尽美的传统哲学观、美学观和民俗观的一种反映。究竟何为美, 历来有不同说法, 如美是和谐, 美在完善, 美在快感, 美是生活, 或对称为美, 中庸为美, 圆满为美等, 东西方美学各有自己的传统和标准。序数美体现了东方美学的圆满之美, 或完整、完全之美。我国自古有“天圆地方”之说, 崇尚“圆”为大、满、全之极限, 故《说文解字》释“圆”为“全也”。中国人最喜欢讲“十全十美”, 就是说,满十为全, 全即美也。因而在我国传统观念中, 数字一至十完整无缺地排列一起就是祥瑞吉庆的象征, 并因此而被广泛应用, 从天文宇宙到人文景物, 无不存在这种别具一格的序数美。例如一。一元复始,一团和气,一路平安,一帆风顺,一登龙门, 一朝富贵, 一举千里, 一路荣华, 一本万利, 一廉如水, 一琴一鹤; 二。双双对对,一双两好,二姓之好,二人同心,日月合璧,二龙戏珠,二狮滚球,双凤朝阳,和合二仙,福寿双全; 三。三星高照,花封三祝,喜报三多,岁寒三友,三阳开泰,高出三昧, 白衣三公, 一年三迁, 利市三倍, 勇冠三军, 连中三元, 三顾茅庐; 四。四君子,文房四宝,四季平安,四海承平,四海一家,四远流名,四时
数字与汉字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