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语文小专题.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区进修学校于4月22日——27日组织小学语文网络化教研,主题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研讨”,本次研讨采取的形式是以课为例,开展专题研讨。感谢西柯学区陈惠莲老师为大家提供了优秀的课例《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受进修学校小教室的委托,本人对此次活动进行小结。
一、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优点:
1、教师有较高的业务素养,临场机智表现出色。
作为一节公开课,执教老师对课堂的把握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从教学流程可以看出陈老师以文本把握较到位,也有较强的执行能力,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完成对全文的理解,并完成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渗透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打造了一堂高容量的课,十分难得。关于“思乡的梦”曾经有不少学者进行探讨,聚焦在到底乡是“故乡——祖国”,还是“德国”,或是“作者把德国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或是“思念当年的德国的情景”。但在课堂教学上当学生出现价值倾向偏差说“如果成为德国人该多好啊”时,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说说为什么不同意这个同学的说法,然后又引向课文中“思乡的梦”,让学生读一读,体会作者文流露出的思乡的情感。应该说,教师的反应是迅速的,判断是准确的,而且立足于文本的学习和提升,不把语文上成思想政治课,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2、教师对教材有到位的解读,以“奇丽的景色”和“奇特的民族”为主线,重新构建阅读理解的脉络。
教材是师生开展语文学习的范本,教学设计思路体现教师的思维品质。从陈老师的教学设计可以看出她对教材的解读是到位的,教学设计是科学的。课文从居家看花的脊梁说到大街上的美景,再说到这是一个奇特的民族,如果按顺序解读未尝不可。但陈老师先从奇丽的街景说起,在学生被美景深深吸引后,引导学生了解德国人种花的习惯,更令人觉得惊奇,对得出这是一个奇特的民族这样的认识就来得水道渠成了。
在引导学生理解奇特民族时,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收集到的德国人的习惯,然后引导学生综合得出认识:德国人热情好客,待人诚恳,非常淳朴。这点可以看出教师匠心独运,不把资料为资料,通过交流资料促进课文的理解,降低了对这个奇特民族的陌生感,接近了读者与文本的距离。
当理解了德国人在家养花的独特习惯后,老师又及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谈自己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解,在读者与作者、文本之间架起理解的桥梁,实在巧妙。
3、陈老师能贯彻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读中品味。
读词是陈老师的一个特色做法。她在教学句子前先让学生读文中重点词、词组,解决了预习过程中遇到的词语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同时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想到什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在脑海逐渐呈现季老描绘的奇丽景色的图景。在教学奇丽景色的好句时,陈老师抓住“走过任何一条街……应接不暇。”时,通过指名读、齐读、教师范读等多种方法读书,读书目的鲜明,有初读,有熟悉读,有感受美景时,让学生加强了美景的印象,强化了奇丽的街景对学生造成的思维的冲击。
4、贯彻从读学写的教学理念,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陈老师设计了几次的小练笔和口头表达的训练,如让学生要听完配乐朗读后,把眼前看到的景象写下来,学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自己的体会。在教学后半段,又让学生练习写“假如我们来到德国,看到_________,心想_____________。”第二次的练笔有直观的感受,更有理性的思考,更

语文小专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0986****
  • 文件大小35 KB
  • 时间2021-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