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垦牡丹江管理局现场简介一、牡丹江管理局简介农垦牡丹江管理局始建于 1956 年,是省农垦总局下属的九个管理局之一。管局位于东经 131 ° 13'至 133 ° 37',北纬 40° 57'至 46° 13'之间,北倚完达山,东临乌苏里江、松阿察河,南有兴凯湖,与俄罗斯毗邻。管局辖区面积 9989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 万公顷,林地 万公顷,草原 万公顷,水面 万公顷,其它土地 万公顷。牡丹江管理局边境线总长 402 公里,占全省边境线总长的八分之一,占垦区边境线总长的一半以上,其中陆路边境线为 88公里,水路边境线为 314 公里,管局境内有吉祥、当壁镇两个国家级一类陆路口岸,位于牡丹江境内的宁安农场距黑龙江省对俄贸易的龙头口岸绥芬河、东宁口岸 180 公里,实施跨境作业,打造城外垦区具有独特优势。目前管局组织 13台套大型机械,在俄罗斯承担 10万亩耕播任务和 30万亩开荒任务。八五 O农场将与北大荒丰缘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在澳大利亚建立示范农牧场项目。管局下辖 15个大中型国有农场,横跨黑龙江省密山、虎林、宝清、鸡东、海林、宁安六个市县。管局所在地距密山市 13 公里,距兴凯湖机场 85 公里,建鸡高速从辖区穿过,交通十分便利。管局自然环境优美,大界江、大界湖、大湿地等生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拥有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 万亩。坐落在八五一 O 农场境内的兴凯湖当壁镇旅游度假区是国家 4A 级景区,年接待游客 60余万人次。海林农场和兴凯湖养殖场被列为黑龙江省重点旅游名镇。管局生态园林城镇别具一格,八五六农场的山水园林城镇,八五 O农场和八五七农场的精品住宅小区,八五四农场的“山城”,八五八农场的“滨水城镇”,海林农场的北欧度假城和宁安农场的花园度假村等特色鲜明的城镇风格已初步形成,兴凯湖第二泄洪闸旅游区、宁安农场农业高效示范园区等一大批人文和自然景观引人入胜。管局青山环绕、绿水相依,城镇绿化覆盖率 35% ,人均绿地面积 26平方米,全局拥有大小水库 41座,其中省内大型水库 5 座,是我国北方最佳人居城镇,是大自然赋予的天然入氧吧,现已被批准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管局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 1947 年6月13 日诞生了国垦第一场——宁安农场;王震将军在第一个军垦农场——八五 O农场亲自点燃第一把荒火;王震将军在北大营发出了向荒原进军的第一声号令;垦区第一所大学——八一农垦大学在裴德镇建成;印发垦区第一张报纸《农垦报》,成立北大荒第一个文工团;打造垦区以稻治涝第一水稻大场——八五六农场;第一个国际旅游名镇在海林农场诞生,为这个管理局积极打造城市群树立了典型。这“七个一”已成为牡丹江管理局城市文化新名片。管局现有 230 家工商运建服企业, 109 个管理区,居民 万户,总人口 20 万人,其中各类从业人员 万人。有场处级党委 27个,党总支 67个,基层党支部 678 个,党员 万人。现在工会会员 万人,共青团员 6088 人。 2010 年,管局实现生产总值 亿元,同比增长 %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亿元,同比增长 % ;第二产业增加值 22亿元, 同比增长 % ;第三产业增加值 亿元,同比增长 28% 。粮食总产 亿斤,比上年净增 亿斤,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 14599 元,同比增长 % 。二、八五 O 农场简介黑龙江省八五 O农场座落在完达山南麓穆棱河畔的虎林市境内,上世纪六十年代曾是农垦部试验农场,是王震将军带领铁道兵亲手创建的第一个铁道兵军垦农场。农场地地总面积 平方公里,拥有耕地 万亩,林地 万亩,总人口 万人,下设 13个管理区及 17个工商运建服企业。 2010 年全场实现粮豆总产 万吨,实现生产总值 亿元,人均纯收入 14852 元。农场以现代化农业建设为目标,以“抓城、强工、带农”为统筹发展方针, 拓宽发展领域,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构建“三大绿色体系”,稳步进主导产业,精心打造生态城镇,实现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场现拥有各类收获机 365 台,大中型拖拉机 1088 台, 水旱田配套农机具 11052 台套,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 % 。全场奶牛存栏 7436 头, 万吨,奶牛含饲率 100% ,在全国奶业质量抽检中,全部达到国家指定标准。在城镇建设上,秉承生态理念,提升建设品位,农场现有各类建筑物总面积 58万平方米,各类住宅 4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楼 22万平方米。水泥道路 90公里,农场小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 42% , 人均绿地面积 51平方米
农垦牡丹江管理局现场简介2012-2-27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