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开设信息安全保密课程是根据军队保密客观形势发展需要、落实中央军委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密工作指示精神的具体措施。文章以信息安全保密课程教学和课程建设为核心内容, 结合信息安全保密课程的特点及知识体系, 针对信息安全保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关键词: 信息安全; 保密; 教学研究 1 、背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境内外敌对势力加紧了对中国经济、政治和军事的谍报活动,与此同时, 随着电子、微电子、激光遥感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 境内外敌对势力的窃密手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保密技术面临严峻的挑战, 保密工作环境也越来越复杂。面对这种严峻形势, 迫切需要对广大官兵开展以信息安全保密的形势、任务、法规、理论和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教育, 加强他们对信息安全保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增强其信息安全保密意识, 在全军上下营造信息安全保密氛围。开设信息安全保密课程是根据军队保密客观形势发展需要、落实中央军委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密工作指示精神的具体措施。自 2007 年以来,全军各个院校都开设了该课程,教学对象涵盖了所有专业和各种培养类型、培养层次的学员, 取得了一系列教学研究成果, 但与其他成熟课程相比还有许多教学问题有待研究、解决和实践验证。 2 、存在问题分析信息安全保密课程开设至今已有 5 年,课程教学和建设面临以下挑战: 1) 课程覆盖面广对授课教员的挑战。信息安全保密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 不同章节覆盖不同领域, 涉及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网络、信息与通信工程、法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课程内容涵盖了军人应遵守的各种保密条例、各种技术保密措施、保密制度等内容。显然, 一个教员独立、系统地完成一门课程的讲授有助于课程教学的连贯性与一致性, 但授课教员自身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无法涵盖课程所有内容。例如,指挥管理专业的教员可能对计算机的原理性知识( 如数据存储原理、文件删除原理) 了解较少,这类教员不太适合从事计算机的泄密隐患这部分内容的教学; 同样,计算机专业的教员也无法胜任保密法律法规内容的教学。 2) 信息技术发展对课程教学的挑战。在信息安全保密课程教学中, 除了信息安全保密的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内容外,各项窃密技术及其防范手段是课程学习的重点,尤其是近年来各种窃密技术发展很快, 攻击手段与防范技术也日新月异。因此教员在授课中, 一方面要考虑如何紧跟技术发展趋势, 随时更新知识, 及时补充给学生; 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如何应对学生在了解最新的窃密技术后, 产生一种“高科技恐惧症”,觉得保密工作“防不胜防”,对保密工作失去信心。 3) 没有受到教学主体的足够重视。不可否认, 由于信息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信息安全保密工作日益重要的地位, 信息安全保密教育受到了军队各院校的高度重视; 但是,大部分单位的信息安全保密教育更多依靠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各种形式的保密检查。信息安全保密课程教学还没有得到各院校学员和教员的足够重视, 学员对该门课程的态度还停留在混及格、学好学坏与个人关系不大的阶段; 对教员而言,目前学院对该课程缺乏考核评价机制,教员的授课积极性不高。 3 、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为了达到信息安全保密课程教学目的, 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依据课程特点, 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组建授课团队,协同合作完成课程
信息安全保密的教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