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缕阳光,他便会灿烂
~~~~适时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注重能力的培养
我校祁秀晶老师讲了一节《识字》示范课:在课堂教学的环环处处渗透了“赏识——成功”教育之理念,而且,她遵循低年级儿童生理及认知的特点和规律(在学生劳累、注意力分散时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活动,如:唱唱儿歌扭扭屁股动动手脚跳跳舞舞),并以其为人师者独有的大度与民主亲和(老师爱你握握手)之魅力,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切身的生活实际,加上精心制作实物生字卡片(“摸摸字宝宝、奖你字礼品”)等独特、有效的教学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争着识字、说句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想,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识字兴趣与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应当相提并论或更为重要,甚至比识字教学的最根本目的要重要的多,因为,只有学生有了渴望探寻汉字秘密的兴趣,才能为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独立自主地识字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在家庭、学校、社区等社会公共场所积极地、饶有兴趣地去识字,扩大识字范围,增加识字量,并且富有生活情趣,学生脑海中有直观形象的表象,才能理解得透彻、记得清晰、牢固。在这一节《识字》课堂教学中,她避难就易,让学生先借助拼音轻松读准字音的同时,并注重对字形的识记。同时,还大胆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从天真幼稚的童趣中找到学习生字的快乐,将汉字的形与生活中各种事物的形象联系、对比,提高学生对字形的认知形象感知的能力,并将字义或字形通过学生的动作与物品的配合演示并说出来。这样做,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识字兴趣,还可以为学生的
“写”奠定充实的根基,避免了只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忽视了学生从思维训练到直观形象思维的培养。
由此,我又想到与此一节示范课异曲同工的一节《识字》示范课,我在整理“远程教育资源”时,观摩了远程教育天网下载的一节一年级语文识字示范课:
——老师将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指名领读。当一名叫路遥的同学领读时,竟将“热”字错读成了“汗”字,教室里立刻鸦雀无声。老师问全体学生:“大家为什么不读啊?”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读错了——”老师接过话,说:“噢,读错了!看来大家注意力都非常集中。虽然路遥同学将‘热’字读成了‘汗’(边说边板书‘汗’字),但‘热’与‘汗’有没有关系呢?”话刚落音,立刻,有几名同学站起来抢着说:“天气热,我们脸上就会流汗。”“对,当温度非常高时,我们会感觉很热,脸上就会流汗。”“天干火热流大汗,”……”老师接着说:“那么,我们看
‘热’字,大家认为应该怎样识记这个生字呢?”有的学生答:“热了,会出汗,所以‘热’字下面四点底,像四滴小汗珠。”有的学生答:“热出汗了,我们会用手来擦,所以‘热’字上部有个提手旁。”还有个学生说:“‘热’字上部的‘丸’好像一个人在弯腰,中间一点像正在往下掉的汗珠,所以她用手在擦汗,下面四点底,好像已经被她擦掉的汗珠……”
听了学生这些分析,我不禁深深为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所折服。如果当这名学生读错字时,老师仅仅是纠正过后,再接着读下去,绝对不会出现后来的热烈地识字“课堂”。可见,教师对待课堂上的每一个突发事件,都要敏锐地随机应变,从学生的角度处理,从为提高学生能力的角度出发,积极引导,从而真正落实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低年级学生
给学生一缕阳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