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五指石地质地貌实习指导书.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19882)
五指石地质地貌实习指导书
五指石地质地貌实习指导书
中国丹霞地貌研究汇报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课题。本文是作者在1991年12月9~12日在丹霞山召开的第一届丹霞地貌旅游开发学术讨论会开幕式上作的报告,后稍经修改补充而成。
黄 进
(中山大学地理系,广州市,510275)
前 言
作者在1948年夏,曾途经丹霞山南缘韶石山的五马归槽一带,对该地奇险秀美的赤璧丹峰地貌便萦念不忘!及至1965年到仁化县丹霞山考察,便对丹霞地貌的发育问题加以思考。1979年以后,对粤、湘、赣、闽的主要丹霞地区作了考察。1989年以来,本项研究分别得到中山大学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使作者对陕、甘、宁、川、黔、黑、冀、豫、鄂、浙、皖的主要丹霞地貌区作了较系统的考察。同时也对湘、赣、粤等省过去未考察过的丹霞地貌区作了补充考察,合计共考察了丹霞地貌约150处。深感丰富多彩的丹霞地貌。不但在地貌科学上很有研究价值,而且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对旅游事业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兹将在考察、研究中碰到的主要问题及内容作一综述。
一、“丹霞地貌”这一学术名词的由来
我述,早在1510年前的《水经注》(约在公元482年成书)对炳灵寺一带的丹霞地貌便有“河北有层山,山甚灵秀,山峰之上,立石数百丈,亭亭桀竖,竞秀争高,远望参参,若攒图之托霄上,其下层岩峭壁,举岸无阶,悬岩之中多石室焉”的赞叹[1]!徐宏祖(霞客)(1586-1641)对赤城山、齐云山、武夷山、江郎山、桃源洞、圭峰、仙人桥、龙虎山、青原山、白石山、都峤山等多处丹霞地貌作了游览、记载,留下了许多璀璨的篇章[2]。
现代对丹霞地貌的考察和论述,首推冯景兰、朱岁羽声,他们在1928年,考察广东曲江、仁化、始兴、南雄地质矿产时,曾命名形成丹霞地貌的红色砂、砾岩层为“丹霞层”,并对丹霞层所形成地貌作了极为生动的描述。他们曾写“地形与岩石之关系,在本区中,更为显明,第三纪红色岩层之下部,常为深厚坚固相间互之块状砂岩与砾岩,侵蚀之后,绝崖陡壁,直如人造之坚固伟崖之炮垒,而不知其为天造地设也。南雄之苍石寨,杨历岩,仁化之锦岩,丹霞山,人头石,千金寨,书堂岩,断石岩,观音岩,笔架山,马头寨,曲江之龟头石,挂榜山,三峰岌,五马归槽等,皆由此种岩石侵蚀而成。峰崖崔嵬,江流奔腾,赤壁四立,绿树上复,真岭南之奇观也[3]。由上文可知,他们对下第三系下部的红色砂砾岩层(丹霞层)所形成的奇险雄伟之丹崖赤壁地貌作了极动人的描述,引起学者的注意,实令人景仰,应予充分肯定。
1935年,陈国达发表其《广东之红色岩层》一文,对红层砾岩所成的特殊地形及其形成的构造条件作了较详细的描述和分析[22],至1938年,他在《中国东南部红色岩层之划分》一文中,认为南雄城东南盆地边缘江头圩西北的红色砾岩砂岩层,无特殊之丹霞山地形,故不是丹霞层[4]。翌年(1938年),陈国达、刘辉泗在《江南贡水流域地质》一文中(1937年冬投搞),在图版三图C的说明里,正式应用了‘丹霞地形’这一地貌学学术名词[5]。为了具体说明这一地大事,兹把该文图C的说明原文抄录如下:“图C 雩都城东东南四公里,泰岗上之京,丹霞层(2)以不整合复盖于仙凤系(1)之上,‘丹霞地形’亦可从图中见之。”同时,在1939年,冯景兰在《关于‘中国东南部红色岩层之划分’的意见》一文中(1939年7月)认为陈国达在《中国东南部红色岩层之划分》一文中“所以不认其第一剖面(即南雄城至东南盆地边缘江头圩的那一段剖面——作者注)2、3两层为丹霞层之原因,或以此两层在南雄盆地这东南边缘,无特殊之丹霞山地形之故[6]。冯景兰在这篇论文中,多次阐述“丹霞地形为丹霞层特点之一种,并非丹霞层唯一之特点,仅以丹霞地形之有无,断定某一系之是否丹霞层,均不免有错误之虔
[6]。冯景兰的这些意见,都是针对陈国达以丹霞地形作为划分丹霞层的根据而写的。由此可见,“丹霞地形”这一学术名词是陈国达首先提出的,并立即为冯景兰所应用。
1940年1月,陈国达在《崇仁宜黄河地质矿产》一文中,再次应用了‘丹霞地形’这一地貌学术名词,并对宜黄杏村一带的“罗汉石”峰和“石拱”天生桥作了具体的研究和论述[7]。
1954年以前,在中国,称“地貌学”为“地形学”,所以当时的“丹霞地形”,就是今日的“丹霞地貌”。1954年,中国把“地形学”改称为“地貌学”,因此,“丹霞地形”也应顺理成章改为“丹霞地貌”。但因过去的习惯,在解放后相当长的期间内,仍称为“丹霞地形”或“红色砂岩地形”,直至1978年,曾昭璇、黄少敏在《中国东南部红层地貌》一文的后半部分,才开

五指石地质地貌实习指导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alingxie_666
  • 文件大小117 KB
  • 时间2021-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