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将军得胜令》.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将军得胜令》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欣赏《姑苏行》和《将军得胜令》,感受我国江南地区多元性的民族音乐文化,探索
音乐的表现方式与艺术魅力
2、过程与方法
聆听作品,认识《将军得胜令》中使用的打击乐器,进一步了解这些乐器的音色;分段对比欣赏《姑苏行》,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乐曲的结构及每一段的音乐情绪;对比欣赏《姑苏行》与《小拜门》,了解这首作品的主题来源;视唱主题,加深生对主题音乐的印象。
3知识与技能
欣赏《将军得胜令),初步感受浙东锣鼓的风格,并了解其代表性乐器“面锣”。欣赏《将军得胜令》,了解作品“夹吹夹打”《姑苏行》主题音乐的同时,初步了解笛子谱的记谱方式及其吹奏方法。
,进一步了解曲笛的音色和特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欣赏《姑苏行》,学生自主进行段落分析,并视唱主题。
2、欣赏《将军得胜令》,对学生进行引导式的段落分析。)曲
教学难点
《姑苏行》和曲牌《小拜门》的关系。
《将军得胜令》的段落进行分析,了解“夹吹夹打”的表演方式。
三、课前准备
1、教具准备:打击乐器、多媒体设备、课件等。
2、学生预习:自主查寻、收集关于“姑苏行”的资料信息。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上节课打击乐合奏《龙腾虎跃》。
(二)、进入新课
(1)欣赏《将军得胜令》

教师:聆听作品,了解作品的情绪及表现内容,并关注乐曲中运用了哪些打击乐器?
(提示:各乐段之间均有锣鼓乐华彩是乐曲的一大特色。你能否根据这一点,简要分析出乐曲的段落结构。)
学生:作品描写了英雄凯旋时的欢腾景象。作品情绪热烈、欢快,用到了干面锣、排鼓、小锣、小鼓、木鱼等打击乐器。
乐曲由四个段落+尾声组成,每个乐段之间都由锣鼓乐作过渡连接

教师:打击乐在这个作品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再来欣赏几个片段,请你在识乐器的同时关注它们的音色特点(教师可在乐曲播放中提醒学生打击乐器的名字)。进一步聆听、观察、了解这里使用的最重要的乐器
教师:“十面锣”主要流传于宁波、奉化、舟山等地,常见的十锣由大小不一的“面锣组成,“十”是言其多,而不是非要十面锣不可。由于锣大小、规格不同,所以在音高等方面各不相同。让学生关注乐曲中使用了哪些打击乐器,丰富学生知识,特别是
让学生认识十面锣。十面锣是这首作品中用到最多的打击乐器,也是浙东锣鼓中最具特色的乐器。通过介绍十面锣,丰富学生民族打击乐方面的知识,并让学生感受到它在作品中的表现力,并以此引出浙东锣鼓。

教师:哪位同学知道这首作品是什么地区的音乐?
学生:我国南方地区
教师:这首作品属于浙东锣鼓,浙东锣鼓主要流行于浙江东部嵊县、宁波、奉化、舟山等浙东锣鼓的最大特点是乐队中频繁使用打击乐器,奉化地区十面锣的使用更是一大特色
(三)欣赏《姑苏行》
1、初听作品。
教师:初听乐曲,作品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能否根据乐曲的旋律判断其地域?乐曲达了什么样的情如:乐曲是一首子奏的,旋律优美亲切,风格典雅,节奏轻松明快,如间卷专师(出示乐的名称)(苏行》是一首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受的笛子独特的水墨画卷。
教师:作品采用了

《将军得胜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4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1-06-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