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简易乐器进课堂优化音乐教学有效性研究.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国内研究背景状况:在20世纪90年代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仍是“以歌唱为主”的模式;在1992版的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提出
增加器乐教学内容,这是我国音乐教育的一大进步。进入新世纪,我国开始了一场意义深远的课程改革,在新的音乐课程标准,艺术课程标准中,器乐教学都成为极其重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如音乐课程标准就确定了器乐教学在音乐表现(歌唱,演奏)中和音乐创造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二)国外研究状况 :上个世纪中叶以来,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器乐教学很重视。很多国家已经把它纳入国民教育的发展战略。如美国规定每一位学生必须学会一件乐器;日本则规定家长有为学生购置必要的学习用具的义务。国际上出现了如:铃木教学法(日本),奥尔夫教学法(德国),雅各—达尔克罗教学法(瑞士)等一系列理论研究的问世,对我国音乐教育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积极作用。
(三)研究意义:在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器乐教学的实施,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是我国音乐教育与国际接轨;器乐教学能够使学生享受全方位的音乐教育,即视唱练耳、音乐演奏(独奏、重奏、合奏以及伴奏),即兴音乐创作。音乐欣赏等。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固定音高概念,是提高全民音乐素质是最佳媒介;培养学生基本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组织纪律性和责任感。
(四)研究价值:器乐教学实验的意义远远不是器乐本身,“课堂乐器
”不同于常规意义的乐器,它具有“简易性”和“全体性”的特点。“课堂乐器”对学生而言,既是“乐器”——学习掌握一种乐器,更是“学具”——通过乐器拓展音乐学习;对老师而言,既是“教具”——教会学生掌握乐器,更是“教育”——与其他教学领域同等重要 ,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音乐教育重要组成部分。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持:
:“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在这一领域内,它为我们音乐教学提供了独特而令人高兴的音乐教育价值、效果的可能性。儿童们充满着喜悦的心情,在教师的指导下,一定能将这种可能性逐渐变成自己的东西。”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要让学生参与各种演奏活动认识乐谱,培养良好的演奏习惯,关注知识与技能训练,注重创设情境。通过速度对比,用简单的乐器进行器乐演奏。
课题研究 预期目标:
1通过器乐进课堂的研究,激发学生音乐兴趣,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培养学生的审美力、注意力、辨别力、理解力、记忆力、表现音乐的能力,对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益。同时培养学生从演奏中发现美,欣赏美,进而达到创造美的能力。 2培养学生基本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组织纪律性和责
任感。
3通过器乐进课堂的研究,利用小乐器辅助音乐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如音准能力、创造能力、观察记忆能力及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创新
“小乐器进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程新结构。
4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歌声、琴声飘满校园的各个角落,把药王山中小学打造为“艺术校园”。
四、研究方法:1观察法 2调查法 3经验总结法 4比较法。
五、研究的策略及内容:
(一)乐器选择实验班级即时间:课堂简易乐器易学易奏,学生学习乐器以合奏为主。打击乐器选择碰铃,双向桶、沙

简易乐器进课堂优化音乐教学有效性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2129****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21-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