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綦江区隆盛中学学案.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2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綦江区隆盛中学学案211930綦江区隆盛中学学案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语文   课型: 新授课   审阅:    审核:    
课题: 《与朱元思书》                执笔教师:  李家英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意。
 2、理解课文内容 ,了解文章结构,体会感悟作者沉醉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3、学习本文景物的描写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
(二)过程与方法:
1、诵读法。 学习文言文,侧重阅读,要反复阅读,熟读成诵,从而把握文意。2、讨论法。 分析作者写景的目的,从而领悟作者抒发的感情。(可以采用学生自学,协作讨论,教师启发点拨等方法完成该文的学习任务。)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作者通过对富春江优美景色的描写,抒发了他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情绪。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第一自然段,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读流畅。
2、理解重点词语:
①风烟:指烟雾。②共色:同样的颜色。③俱:都。④许: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⑤独绝:独一无二;绝,到了极点。⑥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这句是作者叙述自己的行动的,省略了主语。
3、疏通文意。
4、用一句话总结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正确、流利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2、理解重点词语:
①缥碧:青白色;缥,音.piao3。②急湍:急流的水;湍,音tu6n。③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
3、疏通文意。
4、用一句话总结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读第三自然段,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读流畅。
2、理解重点词语:
①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②负势竞上: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③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④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⑤相鸣:互相和鸣。⑥戾天:到天上;戾,至。
⑦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⑧经伦:筹划、治理。⑨忘反:流连忘返;“反”同“返”。⑩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上,在上,名词作状语。⑨犹:好像,如同。@交映:互相掩映。⑩见:同“现”,显现,显露。
3、疏通文意。
4、用一句话总结第三自然段的内容。
二、合作探究
1.作者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一段山水到底“奇”在哪里,“异”在哪里?
2.写景要注意条理,请大家分析讨论这篇文章写景的顺序。
三、展示提升
1、展示自主学习及合作探究的成果。
2、背诵课文。
3.把课文改写成现代文,介绍富春江的景色,作为本课所放录像的解说词。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反思:
六、资料链接:
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家世寒贱,均好学而有俊才。沈约曾见其文,颇为赞赏。天监初,柳恽任吴兴太守,召他为主簿,常与他赋诗。后为建安王萧伟记室,升国侍郎。他曾表求撰写《齐春秋》,完稿后上呈武帝,武帝恶其实录,“以其书不实”,命焚毁。后奉诏撰写《通史》,未就而卒。事见《梁书》卷四十九、《南史》卷七十二《吴均传》。今人朱东润《诗人吴均》一文中有吴均年谱(见《中国文学论集》,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
吴均是史学家,他著有《齐春秋》三十卷、《庙记》十卷、《十二州记》十六卷、《钱塘先贤传》五卷,注释范晔《后汉书》九十卷等,惜皆已亡佚。他是著名的文学家。《梁书》本传说:“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学之,谓为‘吴均体’。”《隋书·经籍志》四著录:“梁奉朝请《吴均集》二十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皆为二十卷。《宋史·艺文志》著录:“《吴均集》三卷。”可见其文集宋时已大部分散失。
綦江区隆盛中学学案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语文   课型: 新授课   审阅:    审核:    
课题: 《五柳先生传》                执笔教师:  李家英     
学习目标:
1.理解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学习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2.体会本文朴素洗练的语言风格。
3.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另外掌握与理解有关词语,如“晏如、萧然、汲汲、戚戚”等。
2.对下面两句话的理解:
(1)好读书,

綦江区隆盛中学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gs758698
  • 文件大小100 KB
  • 时间2021-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