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利农庄.doc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多利农庄多利农庄: 有机农业体验式生长 2010 年 11月 13日 00:19 中国经营报【大中小】【打印】共有评论 0 条闫荣伟“绕开大卖场, 把渠道的利润掌握在自己手里。”自创业之初, 多利农庄董事长张同贵就给自己的项目定下了这样的目标。综观农业领域的创业项目,多因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等原因,难以获得风险投资的青睐。但就在近日, 多利农庄获得了来自青云创投 1000 万美元的投资。青云创投管理合伙人陈晓平表示, 除了看中有机农业和都市农业的市场潜力外, 多利农庄立足农业互联网的用户体验模式,以及产销一体渠道模式的发展前景也为他们所认可。出自毕业论文的创业项目在做多利农庄项目之前,张同贵是上海一家川菜连锁品牌“多利川菜”的创始人。 2005 年, 多利川菜馆在上海已经拥有了 30 家连锁餐厅。“如果好好做, 现在这个连锁品牌应该已经上市了。”张同贵说, 当时已有很多投资方找到他,希望共同做大这个品牌。但彼时的张同贵却选择了“不务正业”——交了一笔学费跑到中欧商学院读书去了。在学校里, 他认识了后来的创业伙伴, 在多利农庄的创业团队中,总经理郭海和销售总监茅亮都是来自于中欧的校友。学习期间, 做了多年餐饮的张同贵把下一个创业的方向, 锁定在了处于上游的有机蔬菜种植上。张同贵说, 一方面, 很多朋友都会时不时地委托农村的亲戚朋友帮忙养殖家禽、蔬菜, 更有些人希望能在农村自己圈地、种植; 另一方面, 他在考察过中国大大小小的农庄后发现, 很多所谓的农庄设施落后、缺少整体规划, 只是引入了传统而简单的农业种植方式。相比之下, 定位于有机种植的现代农业项目, 却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在中欧的毕业论文里, 张同贵提交了一本厚厚的打造都市农庄的商业计划书。巧合的是, 上海在 2005 年出台了一个新政策: 计划打造 5~10 个 100 公顷的蔬菜基地, 并将土地拿出来向社会招标。于是, 张同贵就把毕业论文补充后拿去招标, 结果成功地获得了在原南汇区大团镇上的一块 1600 亩土地的经营权。张同贵说, 在他当时提交给政府的方案里, 提出了“强调高品质, 打造强势品牌, 培育特色品种”的“三品”经营理念,这与政府对该块土地的定位不谋而合。把渠道利润控制在自己手中在 2005 年租下 1600 亩土地后, 张同贵和他的创业伙伴并没有急于收获。根据有机行业的种植规律, 土地须有 3~4 年的改良期, 以便将土壤中的农药残留降到最低。因此在创业前 3年, 多利农庄几乎没有任何收入来源。青云创投管理合伙人陈晓平表示, 有机种植行业有前期投入大、回报慢的特点, 这也是之前这一领域不受资本青睐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 多利农庄却通过“农业+ 互联网”的应用,在“熬过”头3 年后,形成了一个较为成熟的“从田间到餐桌”的一整套运营模式, 这也为他们投资多利农庄增加了不少信心。然而, 有机蔬菜种植出来后, 如何将产品卖到消费者手中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通常的做法是,蔬菜自田间收获后,需要经过经纪人、一级代理、二级代理、零售商等四五个环节, 这也是最为“省心”的一种做法。但这种常规模式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多利农庄总经理郭海说, 首要的问题是, 在这种层层传递下, 物流环节存在高损耗, 这个数字一般在 30%~40% 。其次,产业链条上的大量利润被渠道商占据了。比方说某种蔬菜,菜农以 5角

多利农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