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命年的回想教案
作者:刘绍棠
课时:两课时
教学目标
积累词汇,掌握生字词
了解过年习俗中所蕴含的乡土风情
品味生动传神的语言
了解民族习俗,热爱民俗文化
文章严谨的结构
教学重难点
了解过年习俗中所蕴含的乡土风情
品味生动传神的语言
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
你知道全世界每年有多少个节日吗?你可别去数,因为你数也数不清,如果每个节你都要去过的话,那么三百六十五天,你就忙着过节吧。所以一般的人们都是选择那些具有传统意义、盛大的节日来临的时候庆贺一番。那你知道,我国哪些是具有传统意义、盛大的节日呢?在这些传统节日中,你认为最隆重的是哪个节日?你了解过年有哪些习俗呢?
同学们说的过年习俗,都是自己家乡的习俗。那么在京郊运河那儿,几十年前是怎样过年的呢?我们现在就走进《本命年的回想》,随着著名的乡土作家刘绍棠到那儿去过一次年,领略一下那儿的民俗风情。
检查预习
“本命年”是什么意思?
我人的出生,每十二年轮转一次。如子年出生的人属鼠,再遇鼠年,就是这个人的本命年。
本命年有什么讲究?为什么?
穿红衣服,系红腰带等。因为民间普遍认为本命年是凶年,是人的生命中的一道“坎儿”,是不吉利的年份,而红色是喜庆、成功、忠勇和正义的象征,尤其认为红色具有驱邪护身的作用。
生字词
红火 烙 念念有词 簸箕 疮 玉米糁儿 赏心悦目 涿州 渍 秫秸 鬼祟 阖家 门槛 筛子 打更 麻麻亮
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给文章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春节最有地方特色和乡土风味。
第二部分(2~4)火热的春节景象。
第三部分(5)点题,本命年忆往事。
分段研读
第一部分
课文开头说春节最有地方特色和乡土风味。作者以二十四节气来衬托春节,指出尽管“四时二十四节气色彩缤纷,而最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郁乡土风味的,却是二十四节气之外的春节”,把春节置于第一位的地位。全文起笔,以诗的语言尽数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华夏文明扑面而来,下面被衬托的春节也就不能不更加引人注目了。
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甘一,下半年是八甘三。
第二部分
作者从春节的名称谈起,指出家乡的大年从腊月初一开始预热,直到年根。
“我却跟我的运河乡亲父老一般,守旧地尊称为过年,或曰大年。”
“守旧”在这里 含有恪守传统之意。
“尊称”可以看出作者对民族传统的关注。
使用“过年”或者“大年”增强文章所要表现的民族传统特色。
“预热”“增温”“红火”“发烧”逐步升级,程度有异,显得协调而精确。表述了程度不断深入的变化过程,调动后,就不能把腊月里的人们迎接春节活动逐步升级的状况准确表达出来。
齐读第四段,看这一段写了哪几件事?给每件事写上小标题。
(1~4)炒年货
(5~7)吃腊八粥
(8~11)买糖果
(12~1
本命年的回想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