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5 鲁迅自传
5. 鲁迅自传
教学目标
1.了解鲁迅的生平经历和主要创作成果。
2.学习鲁迅先生严肃的人生态度和爱国思想。
3.掌握人物自传的一般写法。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鲁迅所学专业几经变化与思想发展过程的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鲁迅为国为民,积极正直的人生态度和思想品格。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肯定知道我国现代史上最杰出的文坛巨匠是谁吧?对,是鲁迅先生。
看来,同学们都和我一样喜爱鲁迅,崇拜鲁迅!想不想更好地了解鲁迅?下面,
1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5 鲁迅自传
就让我们一起来拜读《鲁迅自传》这篇文章,去追寻鲁迅先生闪光的人生足迹。
(这样既可唤起学生对鲁迅的敬慕之情,激发阅读兴趣,又提示了学习重点。)
二、解题
要说自传,该从传记说起。传记是写人物生平经历的文体。传记要求写真人 真事,可以写他人,也可以写自己,写自己的叫“自传”。自传的篇幅可长可短; 篇幅短小,扼要地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叫“小传”。小传一般在千字上下。《鲁 迅自传》便是写自己的小传。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用默读的方式自学课文,边读边概括每一段介绍的主要内容。
2.同桌合作,读读、议议。
3.全班讨论、交流:
(1)用自己的话概述鲁迅在 1881 年到 1930 年的主要经历。可按时间顺序 制成表格。学生相互补充,完整概述下列内容:
1881 年,出生;
1893 年,辍学回家,家庭变故;
1896 年,父亲去世;
1898 年,18 岁,考取南京水师学堂,后又改进矿路学堂;
1902 年,毕业后东渡日本留学;
1904 年,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1906 年,弃医从文,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则无用,于是提倡文学运
动了;
1909 年,29 岁,从日本回国,因为母亲和别的人很希望能有经济上的 帮助。回国后在浙江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
1910 年,到绍兴师范学校做教务长;
1911 年,当上师范学校校长;
1912 年,革命政府成立后,到北京教育部当部员,兼做北京大学、师
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国文系讲师;
2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5 鲁迅自传
1918 年,开始发表小说;
1926 年,被北洋军阀政府通缉,做厦门大学教授,同年 12 月,到广 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
1927 年 9 月,出广东,定居上海。
(2)鲁迅在人生道路上有几次重大转折?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次?反映了 鲁迅怎样的思想?
根据课文提供的材料,学生通过阅读,了解鲁迅在人生道路上的 三次重大转折:(一)从考入南京水师学堂到“改进矿路学堂”,这是作 者思想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二)到东京留学决意学医,为了祖国的强 盛,民族的振兴,走上医学救国的道路,这是作者思想发展的第二个
鲁迅自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