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医院建筑布局
根据2009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要求:
(一)医院建筑区域划分:根据患者获得感染性的程度,应将医院分为4个区域。
1、低危险区域:包括行政管理区、教学区、图书馆、生活服务区等。
2、中等危险区域:包括普通门诊、普通病房等。
3、高危险区域:包括感染疾病科、 传染病房等。
4、极高危险区域:包括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器官移植病房等。
隔 离 要 求
1、应明确服务流程,保证洁、污分开,防止因人员流程、物品流程交叉导致的污染。(四通道三区域)
2、根据建筑分区的要求,同一等级分区的科室宜相对集中,高危险区的科室宜相对独立,宜与普通病区和生活区分开。
3、通风系统应区域化,防止区域间空气交叉污染。
4、应按照手卫生规范的要求,配备合适的手卫生设施。
(二)呼吸道传染病区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
应设在医院相对独立的区域,分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设立两通道和三区之间的
缓冲间。缓冲间两侧的门不应同时开启,以减少区域之间空气流通。经空气传播疾病的隔离病区,应设置负压病室,病室的气压宜为-30pa,缓冲间的气压宜为-15pa 。
隔离要求
1、应严格服务流程和三区的管理。各区之间界线清楚,标识明显。
2、病室内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
3、各区应安装适量的非手触式开关的流动水洗手池。
4、不同种类传染病患者应分室安置。
5、疑似患者应单独安置。
6、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疾病患者可安置于一室,.
(三)病区病室安置病人数及床间距
病 区
安 置 人 数
床 间 距
呼吸道传染病区
同种疾病患者可安置于一室,疑似患者应单独安置。
感染性疾病病区
不同种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应分室安置,每间病室不应超过
.
4人。
普通病区
单排不应超过3床;双排不应超过6床。
。
急诊科
。
负压病室
一间负压病室宜安排一个患者。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2009年
第二十五条 重症医学科的整体布局应该使放置病床的医疗区域、医疗辅助用房区域、污物处理区域和医务人员生活辅助用房区域等有相对的独立性,以减少彼此之间的干扰和控制医院感染。
第二十六条 重症医学科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医疗区域内的温度应维持在(24±)℃左右。具备足够的非接触性洗手设施和手部消毒装置,单间每床1套,开放式病床至少每2床1套。
第二十七条 对感染患者应当依据其传染途径实施相应的隔离措施,对经空气感染的患者应当安置负压病房进行隔离治疗。
第二十八条 重症医学科要有合理的包括人员流动和物流在内的医疗流向,有条件的医院可以设置不同的进出通道。
第十一条 重症医学科病床数量应符合医院功能任务和实际收治重症患者的需要,三级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床位数为医院病床总数的2%-8%,床位使用率以75%为宜,全年床位使用率平均超过85%时,应该适度扩大规模。重症医学科
医院建筑布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