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信息技术》教材编写说明.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7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河北省电化教育馆和DC加拿大国际交流中心合作编写 河北教育出版社和河北教育音像出版社出版
小学和初中《信息技术》教材
编写的
认识、理念、原则、特点
整理课件
一、对信息技术基本概念和体系的认识
对一门科学的基本概念和体系的认识不同,直接影响相关学科教育的目标确定和教育结果,也直接影响教材的编写和应用理解。
信息、信息社会、信息活动、信息系统、信息传播、信息技术等;
信息论、信息科学、信息学、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等。
整理课件
——信息科学发展
信息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最早局限于通信领域(通信理论)。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现信息科学。信息科学涉及数学、通信理论、控制论、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电子学、自动化控制以及物理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是一个边缘学科。
整理课件
通信与信息:通信就是两个系统之间传递信息。信息是通过符号(文字、图像等)、信号(语言、手势、电磁波信号等)等具体形式表现出来的内容。
信源
编码
信道
解码
信宿
噪声(干扰)
信息
信号
信息
信号
通信系统模式图(信息传递过程——申农模式)
整理课件
信息概念的定义表述很多种:
1)信息是人们对事物了解的不确定性的度量,从而把信息看作是不确定性的减少或消除。
2)信息是控制系统进行调节活动时,与外界相互作用、相互交换的内容。
3)信息作为事物的联系、变化、差异的表现。
4)信息表现了物质和能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均匀的分布。
5)信息是系统的组织程度、有序程度。
6)信息是由物理载体与语义构成的统一体。
整理课件
信息的实质:
信息是物质的还是意识的?还是物质和意识结合的?
世界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构成的。
信息是客观的,信息的形式是主观的,信息是通过传递后的再现。
整理课件
信息的特征:
信息的客观性
信息与载体的不可分性
信息的价值性
信息的时效性
信息的共享性(可分享、不守恒)
信息的传递性
信息的可加工和再现性
信息的存储性
信息的延续与可开发性
整理课件
信息的要素:
语义要素
差异要素
传递要素
载体要素
整理课件

从生产力角度看,生产工具的变革使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蒸汽机的诞生标志着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到20世纪50、60年代,发达国家达到高度工业化后,进入新的技术革命,被称为“第三次浪潮”或“第四次产业革命”,其特征为社会的信息化。这时,被认为工业化社会进入信息社会。
整理课件
材料、能源、信息是社会生产的支柱,在不同技术程度的社会,三大资源支柱的地位各有不同。
手工生产社会,材料最重要;
工业化社会,能源支撑作用最大;
信息社会,信息成为最重要资源。
整理课件

《信息技术》教材编写说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相惜
  • 文件大小657 KB
  • 时间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