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 《心经讲记》《心经》题义《心经》的全称,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波罗蜜多”,为梵文音译,翻译成中文, 就是“智慧到彼岸”的意思。其中的“般若( Prajna )”, 勉强可以翻译为“智慧”。之所以没有在经文中直译为智慧,而仍保留梵音“般若”,是因为“智慧”二字只能诠释出般若的一部分意义,却不能代表“般若”的全部深远妙义。很多人都知道, 般若波罗蜜多可分为四种: 第一种, 是经典般若, 也称文字般若, 包括大、中、小三种般若经;第二种,是基般若,也称本性般若,即一切万法的基础——空性; 第三种,是道般若,也即见道、修道等五道;第四种,为果般若,也即证悟空性的智慧。这四种般若也可以分为能诠般若和所诠般若。所诠般若包括三种, 即自性般若、道般若和果般若。万法离一切戏论的本体, 就是自性般若; 佛陀以其智慧而圆满通达的万法离一切戏论的真相, 就叫果般若; 依靠什么途径而通达的呢?是依靠诸佛菩萨的智慧, 诸佛菩萨的智慧就是道般若。这是所诠的三个般若,也可以说是所诠三种智度。(就像我们学《中观》时,也分义中观和文字中观一样。) 那么, 能诠般若是什么呢?是圆满宣说般若之义的文字般若。文字般若又可分经典文字般若和论典文字般若。经典文字般若就是一系列的《般若经》;论典文字般若则是《中观四百论》、《中论》等论著。从显现而言, 《心经》属于文字般若的范畴。其实, 仅仅“智慧”二字, 也有几种不同的意思: 包括世间智慧、出世间智慧, 以及无上的智慧。世间智慧: 精通世间某个技术、工程、学科等等的能力, 就是所谓的世间智慧。以世间人的说法, 即是聪明伶俐, 学识渊博等等。世间智慧并不究竟, 因为世间人始终离不开四种颠倒:“空”的东西认为是“不空”;“我”不存在却又认为有“我”;不清净认为是清净;不快乐的却认为是快乐。以世间标准衡量, 世间所谓的智者, 比如文字家、科学家、物理学家等, 可以说有一定的智慧; 但从出世间的角度, 也即从最究竟的智慧角度而言, 他们不能算是智者,而只能称作愚者。由此可以断定,世间智慧是不究竟的。出世间智慧: 指声缘阿罗汉的智慧, 也即通达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轮回是苦、涅槃寂静四法印的功德。无上的智慧: 也即佛陀的智慧。因为佛陀圆满证悟了人无我和法无我, 圆满通达了一切万法的真相。《心经》中所说的般若,应该是指无上智慧。“波罗蜜多”, 则是指“度”或者“到彼岸”。如何到彼岸呢?从世间的角度来说, 一个人完成了自己的事业目标, 也算是到彼岸。此处所说的彼岸, 是指涅槃; 而此岸, 则是指轮回。众生沉溺在三界轮回的大海中,一直未能渡过,故而是在苦海的此岸。而解脱涅槃,则位于轮回大海的那边, 故而称为彼岸。只有佛陀, 才圆满到达了彼岸, 除了佛陀以外, 世上任何人都没有到彼岸。所有的三界众生, 都还在轮回的苦海中挣扎, 离彼岸还有相当遥远的距离。无论是名扬全球的科学家, 还是所谓“学识渊博”的哲学家、思想家, 都只能精通世间某些领域的知识, 与全知佛陀的智慧还有着云泥之别, 即使是阿罗汉的智慧, 也没有到达彼岸,他们只通达了人无我的境界,还有部分的烦恼障和所知障没有断除。综上所述,“般若波罗蜜多”, 可以理解为“智慧到彼岸”。我们在讲《现观庄严论》时, 称其为“智度”, 这是比较圆满的解释。有些讲义将“般若波罗蜜多”缩写为“般若”, 但般若只是“智慧”的意思,还没有“度”的意思。只有“智度”,才是对“般若波罗蜜多”比较准确完整的解释。《心经》的“心”字,是心要、核心的意思,因为《心经》中浓缩了整个佛法的精华。据众多历史记载, 在释迦牟尼佛转法轮的四十多年中, 有二十二年都在宣说般若空性, 这二十二年所宣说的所有法之精粹,全部都包含在《心经》当中,因而称之为“核心”,这是一种解释; 汉地有些高僧大德对“心”字还有另一种解释,即是“本心”的意思。还有人说, 《金刚经》中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中的“心”,与《心经》的“心”是完全相同的意思, 但这种解释是否合理不是特别清楚。一般而言, 《心经》中的“心”,应该是指核心、要诀、精髓的意思。“经”也有很多不同的类别, 比如, 一种是佛开许的经典, 一种是佛加持的经典, 一种是佛亲口宣说的经典等等。《心经》的主要内容,属于佛陀加持的经典,因为是佛入于甚深光明定中,加持观世音菩萨而宣说了此经。虽然除了佛陀亲自所讲的教言以外,某些特殊人物所讲的教言也称为“经”。比如禅宗最为推崇的《六祖坛经》,虽然不是佛陀所讲的经典,但其中的内容却与真正的经文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后人也将其称为“经”。不过,按照藏传佛教的规定,只有佛陀亲自宣说、加持或开许的内容,才能称为“经”。综上所述,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也即“智度心经”——以智慧到达彼岸的心经。以上内容,宣讲了《心经》的题目。作为修行人
心经讲记 索达吉堪布-word资料(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