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德 为 本 教 书 育 人
教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师德的高低、形象的好坏直接渗透于教育的全过程。假如一个教师的师德修养不高,不仅制约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容易造成师生心理上的疏远和行为上的排斥:“你的课讲得再好,我也不听”。德国教育家第多惠斯说:“正如没有人把自己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用自己的好思想、好道德、好作风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赢得学生。教书教得好,育人育得好,才是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才是真正的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过去的教学工作中,我始终坚持以德为本,教书育人。
一、不断自我认识、自我超越。 要教会学生自学、自强的本领,作为教师本身就应该不断自学、自强、我超越,做好心灵工程的捍卫者。为此,我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总是找时间,学习教育学原理,学习《教师法》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刻苦钻研业务,研究教学教法、学法,探索教学规律,努力使自己具备以“德”为本的政治素质、以“学”为本的业务素质、以“爱”为本的心理素质。
二、关爱学生,净化学生心灵。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爱生是教师的天职, 师爱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对学生来说,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师爱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没有爱,就不存在真正教育意义上的师生关系,就不能获得教育的成功。尊重、理解是爱,宽容、信任是爱,民主、平等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靠着这份爱,我和学生建立了民主平等、亲密和谐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了接纳、支持、宽容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和人生道理,净化了学生的心灵。
当然,在关爱学生的同时我也始终没有松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俗话说得好:“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隋”。但我坚持的严是有标准的严,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严,是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严,决不是无规律、随心所欲的严,更不是摧残学生身心健康的严,是严中有慈、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有方。我班的班长在期中班委会改选中落选,他找我“老师,我还想当咱班的班长”,希望我能保住他。我严肃地说:“不行。你其它方面都很称职,而且做得很好,老师相信你的学习成绩和自我约束也一定能行。”结果他奋起直追,严格自律,成绩突飞猛进,自我约束力也明显提高,在学生中的威望也提了上来,新学期改选他实现了他的愿望。
三、多一份尊重和真诚。多年的经验告诉我, 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呵护学生的创造潜能,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切勿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更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尽管学生年龄小,但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人,都有独立行动、独立自主的倾向,并不是老师想让他怎样,他就会怎么样。一个好教师,必须尊重孩子的无知,善待孩子的错误,努力把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学生的思想认识规律,点燃希望
以德为本教书育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