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西周小学.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西周小学.doc西周小学
篇一:中国教育史个人整理
第一章 原始时期的教育
(一)关于教育起源的学说
1、生物起源说
代表人物:勒图尔诺(法国社会学家,1831-1902)
核心观点:教育是由“盲目的自发的力量起着作用的那些自然
规律所决定的”(《动物界的教育》)
问题:将教育概念“生物学化”,抹煞了动物和人的活动的本
质区别,没有将本能的活动与社会性活动区分
2、心理起源说
代表人物:孟禄(美国教育史学家,1869-1947)
核心观点: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是教育产生的基础
问题:儿童的模仿更多的是一种自发的而非有意识、有目
的的活动,不具有社会性;模仿是一种学习机制,
是教育发生的条件,而不是教育本身。
3、劳动起源说
代表人物:恩格斯
核心观点:教育起源于劳动
问题:忽视了人类自身生产和繁衍的需要,人类的发展史
也是人类文明的传递史,人类为了生存的延续需要
把上一代的知识经验传递下去。
4、需要起源说
代表人物:孙培青
核心观点:教育起源于人类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
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问题:用“需要”解释一个事物的发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方法,取消了事物的特殊性,使理论更加模糊不清。
(二)对教育起源的反思与断想
1、任何一种现有学说都无法令人信服的解释教育的发生
2、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有着复杂的社会动因
劳动 经验的传递 风俗习惯 行为方式 社会禁忌 语言
3、每一种社会现象都是相互影响、相互推进的(复杂性思维)
政治(社会组织方式) 经济 文化
4、每一种新事物的出现都源自于对旧有事物的批判
5、教育产生的直接动因:本能的活动不足于承载经验等的传递
6、教育产生的标志:有目的、有意识的传递活动出现
(三)中国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2、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容多方面
3、教育在生产生活中进行
4、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
5、男女教育有别,根源在于分工
6、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第二章 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第二节 西周的教育
关键词:奴隶制全盛时期、分封制、井田制、宗法等级、阶级对立、“以礼造士”
(一)在文化教育上历史特征:学在官府
名词解释:奴隶主贵族建立国家机构,为了管理的需要,制定法纪规章,有文字记录,汇
集成专书,由当官者来掌握,这种现象历史上称为“学术官守”,并由此造成“学在官府”。 显著特点/原因:唯官有书,而民无书
唯官有器,而民无器
唯官有学,而民无学
(二)西周的教育制度
1、家庭教育
内容:生活技能和习惯礼仪规范数的观念方位观念时间观念性别教育
特点:按儿童年龄不同提出不同要求,有明显的计划性
2、小学教育
教育对象:贵族子弟、平民子弟
学习年限:约7年
教育内容:德、行、艺、仪
地点:设于王宫内
性质:国学
3、大学教育
学习年限:约9年
教育内容:礼乐射御 《诗》《书》
性质:国学
4、乡学
设置地点:王都郊外六乡行政区
性质:地方学校
类别:家塾党庠州序乡校
教育内容:德、行、艺
与国学存在联系:择优推荐至国学
5、官师合一
教师由政府职官担任
(三)六艺教育
名词解释:西周的国学、乡学、小学、大学都以“六艺”为基本学科。六艺教育起源于夏
代,商代发展,西周在继承商代六艺教育的基础上,使它发展充实。具体包括:礼乐、射
御、书数。
1、礼乐
内容:礼:政治 道德 礼仪 乐:诗歌 音乐 舞蹈
作用: 礼的作用在于培养奴隶主阶级需要的政治伦理、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
乐具有多种作用,包含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在其中。
2、射御
内容:射:射箭御:驾驭战车
作用:进行军事训练,养成健壮的体魄和精湛的战术P22
3、书数
内容:书:文字读写 《史籀(zhou)篇》(中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
数:符号甲子纪日法 计数 十进位法四则运算
作用:书数是文化知识的教育,是进行其它教育的基础。

西周小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yx110
  • 文件大小72 KB
  • 时间2021-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