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信礼仪.docx、口头称谓语
古代称谓 中国号称文明古国,世人誉之为礼仪之邦、君子之国,即使是在唇枪舌剑的论 战中,我们的先人也同样讲究语言美。 《礼记•仪礼》道:“言语之美,穆穆皇皇。”
穆穆者:敬之和;皇皇者,正而美。就是说,对人说话要尊敬、和气,谈吐文雅。
现在我们称呼对方的代词只有“你”和“您”,而古代,虽然有“汝,尔、若、而、乃” 等好几个称法,但是他们无论对长辈、平辈说话时,从来不用这些词,认为如此称 呼不礼貌。古人有多种多样表示尊敬的方法,大概有如下数种。
1、 用“道德高尚”的说法称呼对方,如称人为“子、夫子、先生”等等。
2、 从辈份上尊称对方,如称人为“父老、父、丈人、母、媪、老伯”等。
3、 称对方的字、号。
4、 称对方的身份时加上“贤、尊、高”等字眼。如“贤侄”、“贤婿”等。
5、 用对方的部下来代称对方,表示由于尊敬的缘故,不敢直接指呼对方。例如,“陛 下”代称帝王;“殿下”代称皇后、太子;“阁下”、“足下”等代称一般人。
古代第一人称代词除了“我”以外,还有“余、吾、予、朕、台、卯”等。但古人对 长辈或平辈说话时,也不用他们而是毫无例外地用谦称。例如:
1、 用“道德不高尚”或“不聪明”的说法来称呼自己。如自称“鄙人、小人、愚、愚弟”等。
2、 “用辈份低”的说法来称自己。例如自称“小弟、小侄”等。
3、 用“地位卑 * ”的说法来称呼。例如自称“臣、仆、在下、 * 子、牛马、自己下走”等等。
4、 称自己的身份、职务,有时还加上“卑、小、贫”等字眼。例如自称“弟子、学生、 小生、贫僧、卑吏、卑职”等。
5、 直呼自己的名。例如孔子自称“丘”。
古人的礼貌语言还表现在:凡是说到与对方有关的行为、人物、事情、物品时 ,大都要使用尊敬、委婉的说法,例如: 称别人的姓、名和字为“贵姓、大名、尊讳、尊字”等。 称别人年龄为“贵庚、尊庚、芳龄、高寿”等。 称别人的住处为“尊府、府上、尊寓、华居”等。
称别人的神态、相貌为“风采”等。 称别人的身体为“玉体”等。 称别人的亲属去世为“作故人、谢宾客、仙游”等。
同样地,说到与自己有关的人和事物时,也一律采用谦虚的说法。例如: 称自己的妻子为“ *内、拙荆” 。 称自己的孩子为“ *息、犬子” 。
称自己的朋友为“敝友”。 称自己的事情为“ *事”。 称自己的意见为“愚见、愚计”。 把自己的官叫“待罪”。 向别人询问叫“拜问”。
回答别人称“上报”等等。
古汉语中还有一类很突出的词,叫“谦敬副词”。例如“蒙、窃、幸、猥、辱、敬、 惠、谨”等等。 这些谦敬副词,和上面所谈的尊称、谦称以及委婉语、讳饰语等等,都是我国 古代的礼貌语言,体现了我国古代语言美的优良传统。
交友称谓 人总是要交朋友的。自古以来,对交什么性质的朋友,都有明确的称谓。 忘年交:打破年龄、辈份的差异而结为好朋友。 忘形交:不拘形迹的缺欠或丑陋,结成不分你我的朋友。 君子交:指道义之交,即在道义上相互支持的朋友。 莫逆交:指彼此心意相通,无所违逆。 刎颈交:指友谊深挚,可以同生死,共患难。
贫* 交:穷困潦倒时结交的朋友。 布衣交:彼此没有作官而结交。 患难之交:同经磨练而成为朋友。 至交:友谊最深的朋友。
世交:称世谊、世好,泛指两家世代交情。 故交:故旧、旧交、故人,泛指有旧的交情。 一面之交:仅仅相识,但不甚了解。 市道交:古时以做买卖的手段结交的朋友,因其重利而忘义,后称小人之交。
对人尊称 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 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 令郎 (令子、令郎君、令嗣 ) :尊称对方的儿子。 令爱(令媛 ):尊称对方的女儿。 令婿 (令坦、令倩 ) :尊称对方的女婿。
令媳:尊称对方的儿媳。
令正 (令阃、贤阁,尊夫人 ) :尊称对方的妻子。 乔梓:称人父子。
昆玉(昆仲 ):称人兄弟。 令侄:称人侄儿。
贤契:称自己的学生。 高足:称别人的学生。
自己谦称
家父 (家严、家君 ) :称自己的父亲。 家母(家慈 ):称自己的母亲。 家兄、家姐:称自己的兄姐。 舍北、舍妹:称自己的弟妹。
舍侄:称自己的侄儿。
内人 (内子、内助、拙荆 ):称自己的妻子。 外子:称自己的丈夫。
犬子 (豚子、犬儿、小子 ):称自己的儿子。 小女:称自己的女儿。
敝友:称自己的朋友
常用敬词 请:有求于对方。 请问:请求对方解答问题。 赐教:请人给予指教。 高见 ( 高论 ) :称对方的看法,见解。 贵姓(尊姓 )大名:询问对方姓中。 贵庚(芳龄 ):询问对方年龄。 高寿(高龄 )用于问老年人的年龄。 尊府 (府上、尊寓、华居 ):称对方的住处。 拜望:探望。 拜访:访问。 拜托:托人办事。 拜辞:告别。 敬请:恭敬地请求。 恭候:恭敬地等候。 光临:
古代书信礼仪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