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毫米的认识教学设1.doc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米和厘米,并且了解了测量物体的方法。每个学生的尺上都有毫米的刻度,对此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3. 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读出以毫米作单位的精确刻度。
教学过程:
热身:今天请了美猴王来跟大家一起上课,打个招呼。
(设计意图:熟悉学生,设置一个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一、复习旧知

、1厘米吗?
(设计意图:衔接新旧知识,了解学生学情。)
二、学习毫米产生的意义
1. 小组合作,估计数学课本的宽并测量验证。
①我们每天都接触的数学书,你知道它有多长多宽多厚吗?你能估计一下吗?指名汇报几个。
  ②怎么知道谁估计得更准确些呢?测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放在哪个位置测量会更准确呢?
③赶快动手量一量吧!每个人都试着量一遍。
测量时,如果发现了什么问题,可以和同桌交流讨论一下,把测量得到的结果先记下来。
④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估测、实际测量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合作探究、动手操作的能力。)
  
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该怎么办呢?这多的几小格在数学上是怎么表示的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我们就要用到毫米这个单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毫米的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产生知识上的冲突,一种新的长单位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从而了解毫米产生的意义。)
三、探究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
  ,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外,你还发现了什么?想一想:在刻度尺上的长线还是短线是表示毫米的?
和同桌交流一下。
  ,建立直观的表象。
  数一数1厘米中间有几个小格?一毫米有多长?毫米和厘米有什么关系?0——1厘米之间是1厘米,有10小格,每一小格表示1毫米,所以1厘米=10毫米,毫米可以用国际通用字母mm表示。
强调:相邻两个厘米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也就是10毫米。
:2厘米是多少毫米?60毫米是几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演示、议论等活动,让学生不断地认识毫米以及毫米与厘米的关系,初步建立毫米的表象。)
四、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从1毫米到几毫米,试一试,找到后指给同桌看。
2. 动手比划:同桌互相比划1毫米,看谁比划的准确?
3. 画一画:画出5毫米、10毫米长的线段。说出自己的感受。
4. 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呢?( 1分币,纽扣,银行卡,10张纸,磁卡等物体的厚度。)
5. 思考:生活中量什么样的物体用毫米做单位比较合适呢?
小结:在量比较短的物体时,要用毫米做单位。需要量得比较精确时,也需要用毫米做单位。
既然毫米的用处这么大,现在

毫米的认识教学设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1012****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21-06-0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