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鲲鹏振翅是什么意思 鲲鹏振翅一飞高.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陆延青,1971年生,1996年获南京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2000年赴英深造,20xx年,返回母校任教,作为南京大学闵乃本院士团队的主要成员,曾荣获20xx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荣获第五居“江苏青年五四奖章”。   现任南京大学教授,IEEE激光电光分会及通讯分会的高级会员,多种国际刊物特约评审人。主要研究领域为介电体超晶格材料及其声光电应用,先后在《科学》、PRL、APL、IEEE PTL等重要刊物上发表SCI论文40余篇。   年轻的面庞,简约的装束,沉静而内敛的外表下遮掩不住青春的智慧与光芒。乍一看好像是名在读研究生的陆延青,其实已是南京大学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之一,同时也是20xx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中最年轻的一位。今年,陆延青刚刚36岁。      兴趣:科研的动力      1987年,陆延青以优异成绩考入南京大学物理系:1991年,考上闵乃本院士的研究生并提前攻读博士学位,1996年顺利获得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一气呵成的10年苦读,让陆延青对物理的感情与兴趣日渐深厚。   可是,因为当初对物理的“冷淡”,陆延青差点与南京大学物理系失之交臂。陆延青从小语文、数学成绩拔尖,读中学时,他对语文、数学的兴趣更是有增无减,经常在全年级考第一,可是对物理却不太感兴趣。   到了高三填报志愿时,陆延青想“要么去做科学家,要么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他想填计算机专业。就在高考前几个月的一个课间,陆延青被告知有位南京大学的教授找他。见面后,那位老师亲切地告诉他:“你的志愿填得不太好,南大物理系的理论物理专业很好,你就选这个专业吧!”对“教授”崇拜不已的陆延青当时非常激动,尽管对“理论物理”一头雾水,还是当场重新填写了一份新的志愿表,郑重其事地将第一志愿改成了“理论物理”。回到家中,陆延青把改志愿的事告诉了父父亲也不知道“理论物理”是怎么回事,就帮他查了一通,高兴地告诉他:“那些造原子弹、导弹的都是理论物理专业出身。”   就这样,陆延青顺利考入南京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   4年中,陆延青凭借聪明与勤奋,一路学得轻松愉快,尤其是中学里打下的计算机编程基础在他做本科毕业论文《高温超导体的角分辨光发射谱研究》时充分派上了用场。这个工作使他第一次把名字变成了铅字,与导师董锦明教授合作,发表了生平第一篇SCI论文。这也更加激发了他对研究工作的兴趣。      在《科学》上发表论文带来的激励      考上闵乃本院士的硕士研究生后,陆延青又顺利通过考试提前攻读博士。闵乃本院士让他用晶体生长的方式来制备介电体超晶格材料。这时,闵乃本带领课题组已将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研究做到国际前沿,这一研究在国际上正处在由冷转热中,国际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强。   “生长晶体非常辛苦,电源很吵,在我们实验室附近,收音机收到的就是晶体生长炉的中频电源声。由于水电不稳,要值夜班。”让陆延青至今记忆犹新的是,当时他每天做的事情就是:把料配好送进炉子,烧到1000多度时使之溶解,再按照研制的生长工艺,将玻璃一样的晶体从高温溶液里长出来,整个过程需要一二十个小时。为了随时了解并调节晶体生长的情况,陆延青值夜班时得不停地站在观察窗前监控。由于经费有限,他们设计、搭建了一台单晶生长炉,连最后的油漆也是自己刷上去的。   刚开始,单调的长晶体让陆延青感受到的是一种梦想与现实的反差

鲲鹏振翅是什么意思 鲲鹏振翅一飞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琥珀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1-06-0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