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通变
一(13) 方舟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的流动多么像智慧之路,水比山深谙随势应变的道理,这往往成就一个智者的人生。
玉不琢,不成器
一位伟人的成就需要多少次的历练,一篇好的文章是多少次增删批阅的结果,“之所以完美,是一步一步的积淀”。
三国时期,吕蒙是孙权的一个部下。一次,孙权劝他多多饱读经书,他却不以为然,认为自己已经够厉害了,况且军中事务繁忙。孙权只是淡淡地说,你的事情能有我的多,我况且读书,你又有什么理由。听了一席话,吕蒙便真的开始读书,如果不是孙权对吕蒙的教育,或许吕蒙也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将,又哪能得到鲁肃“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赞赏。
北魏的崔光幼年家贫,嗜书好学,他没有贫困而放弃学习,通过后天的努力,他不断鞭策自己,即使白天耕种,晚上却还是坚持不懈的去遨游书海。正是他的这种执著,不屈服于命运,才将他雕琢成一块美玉。后来崔光学业有成,封为平恩县候,加授太子太保。
爱因斯坦说过“在天才和勤奋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它几乎是一切成就的催生婆。”一个人的成功并不只是取决于智力,后天的雕饰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提到方仲永,许多人都会感到叹惜,他,天生聪慧,却不好好加以利用,只是肤浅的将它作为赚钱的资本。他不珍惜,不知道去追求,最终也只是一介平庸之人。
这何尝不是在告诫我们?再聪慧的人又怎样,舍弃了后天的雕琢却也只是碌碌无为。
我感叹,却又庆幸。
我庆幸,在困难面前依然坚持真理的亚里士多德发现了“杠杆定理”,他的坚持为物理学奠定里程碑;我雀跃;在挫折面前不言放弃的曹雪芹让我们看到了举世名著《红楼梦》,我欢呼,在世俗面前不低头的陶渊明让我们置身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
他们这些并非生来就有着这样的“光环”,只是他们后天的努力成就了自我。
再美的玉不经过打磨也成不了一件引人入胜的艺术品。我们不需要“天才”,后天的努力就够了,它会让你成为闪闪发光的钻石,而不只是美玉。
学会创新
一(16)班甘津
创新是石,擦出星星之火;创新是火,点燃希望之灯;创新是路,引领成功之门。
学会创新,造就一个人的荣誉。
史蒂夫·帕尔曼,硅谷标志性开发鬼才,前苹果公司员工。离开苹果公司后,创立了webTV公司,。自那之后,帕尔曼就开始潜心研究新一代蜂窝技术。现在,他能够让你拥有随身手机信号,不仅速度是现今其他移动运营商信号速度的1000倍,而且这个信号只属于你,不与他人分享共用。
想别人所不敢想,做别人所不敢做,坚持自己的创新之路,“鬼才”帕尔曼成功了。也正是他的敢想敢做,几乎重新定义了其所在的无线行业。
学会创新,成就一个集体的利益。
印象中,IT企业都是高效的典型——整齐排列的桌椅,统一型号的台式机,置身其中无论多么散漫的人都会被带动开始努力工作,然而,腾讯的办公室却打破了这样的思维定局。科兴的糖果色装饰充满童趣,微信总部的木质和绿化却像是风华正茂的青年,率先对“效率至上”说不,选择构造轻松的办公环境,以激发员工的灵感,帮助员工缓长时间脑力劳动带来的疲劳。
信息产业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对历史的颠覆。办公环境的进化,解放了人的头脑,也为变革巨轮向前滚动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动力。
学会创新,铸就一个民族的辉煌。
以色列几乎算是全世界最小的国家之一,但其智慧却是令人震惊
万物皆通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