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09年版管理心理学(8)群体心理群体沟通.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在日常生活中,你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吗?是否为别人的看法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2、若“是”,为什么?
3、若“不是”,原因又是什么?
事实上,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别人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可以说,个人在群体的状况下,一定会不同程度地觉得,应该按照群体的方式来行动。这里面有复杂的心理机理。
第九章群体心理与管理
引导
案例
电子
教程
案例精选
思考
练习
阅读
提示
回总目录
内容
群体概念及分类
群体的形成与发展
群体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
群体的心理效应
群体决策
一1>.群体概念及其分类
1、概念
群体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员组成的、具有共同关注目标、任务、活动、在行为上相互作用、在心理上相互影响的人群集合体。
2、群体具有以下三个重要特征:
1)各成员相互依赖,在心理上彼此意识到对方。
2)各成员间在行为上相互作用,彼此影响。
3)各成员有“我们同属于一群”的感受。实际上也就是彼此间有共同的目标或需求。
马路上看热闹的人群不是群体。
2、群体-分类
(1)按照人的社会活动的途径来分
正式群体:那些有明确规章、成员地位和角色、权利和义务都很清楚,并具有稳定、正式编制的群体。
个人的行为由组织目标规定,并且是指向组织目标的。
表现为命令型、任务型。
非正式群体:那些自发产生的,无明确规章的,成员的地位与角色、权利与义务都不确定的群体。
以共同的利益、观点为基础,以感情为纽带,有较强的内聚力和较高的行为一致性
表现为利益型(为了共同关心的特定目标的群体)、友谊型(个体在兴趣、观点等方面相同)。
梅奥在霍桑实验中发现:有能力的员工不是因为能力强而表现出工作绩效大大超越同伴,而是他们考虑同伴的情况,按照大家约定俗成的标准,完成自己的工作。所以,管理必须重视存在非正式群体这一客观事实。
命令型群体:由组织结构图规定,由直接向某个主管人员报告工作的下属组成。所有的命令型群体都是任务型群体
任务型群体:由组织结构决定,是指为完成一项工作任务而在一起工作的人。任务型群体不一定是命令型群体
利益型群体:命令性和任务型群体都可能加入利益型群体。大家为了某个共同关系的目标而走到一起来的。
友谊型群体:基于成员共同特点而形成的群体
(2)按照群体在社会上发挥作用的大小
成员群体:个体为其正式成员的群体
参考群体:个体非正式所属群体而是向往的群体
作为比较的标准
指望晋升其间的群体
个体以其他群体的价值和观念为行为准则
(3)按照群体内成员是否能够形成面对面的交往
大群体:形成成员之间的间接交往
小群体:其成员可以形成直接交往的群体
注:群体规模的大小会影响成员的参与程度、机会分配的不平衡、群体功能的发挥、沟通机会的减少
非正式群体的特征与管理策略
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
心理或行为特征上的相同或互补
个人的社会价值得不到承认或达不到期望的水平时,彼此之间的相互认同
个人性格、态度、价值、兴趣、经历及居住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工作、生活方式与交往的频率
已建立的亲属和朋友关系
广泛的社会交往和沟通的需要等因素
自发形成
具有相对的不稳定性
主要靠情趣、情感、共同需要等情感因素来维持
其领导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很强的凝聚力
有强有力的群体规范
内部信息传递畅通、迅速
具有自卫性和排他性
非正式群体的主要特点
积极作用
弥补正式群体在满足需要上的不足
满足成员对信息沟通的需要
非正式群体存在方式可以成为正式群体凝聚力强度的晴雨表
消极作用
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影响工作效率
容易传播谣言
产生破坏的作用
回本章索引
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非正式群体的引导与管理策略
正视并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
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
注意做好非正式群体中的核心人物的工作
利用非正式组织具有相对统一价值观的特点是其转化为群体行为的规范,寻求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群体目标的协调一致
利用非正式群体的人群关系,加强沟通,提高群体成员的社会满意度
妥善运用非正式群体信息交流和沟通的特点,帮助群体领导进行决策
利用非正式群体起到舆论的疏导和扩散作用
通过非正式组织促进个人的社会成熟度和职业发展
控制非正式群体的中心人物,修正群体成员的行为
采取分化的手段,影响非正式群体的聚合力
二、群体的形成与发展

5阶段模型
间断——平衡模型
相互接纳
新成员加入群体
控制和组织
新的群体形成
沟通和决策
激励和生产率
相互认识、交流信息讨论工作之外的事情、互相猜测对方、有防卫心理
相互依赖地工作、根据能力分派工作、自发性、灵活性、自组织、自我校正
相互合作、积极工作、创造性地工作
表达态

2009年版管理心理学(8)群体心理群体沟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katfwsx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7-22